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广东自贸区数据(广东自贸区优惠政策)

2023-04-10 04:31分类:ROC 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6周年,广东自贸试验区交出了怎样的答卷?4月23日,2021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表示,“十三五”期间,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

会上,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6周年建设情况、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最佳案例,并发布5份报告,涵盖营商环境评估、贸易便利化指数、跨境金融指数、航运发展指数、投资便利化指数五大领域,全方位展现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

据介绍,6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粤港澳深度合作等方面累计形成了584项制度创新成果,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广东省政府向3个片区获3批134项省级管理权限,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对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着力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实现企业注册登记“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

2020年,据第三方机构评估,广东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便利度模拟国际排名第11名。其中,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6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1292.12亿元;税收收入1019亿元,增长27.6%;外贸进出口3412.8亿元,增长4.1%;新设外资企业3146家,实际利用外资79.36亿美元,以广东省万分之六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该省1/4的外资企业和1/3的实际外资。

“制度创新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自贸办副主任马行裕指出,广东省自贸办遴选出最新一批15个具有首创性、突破性的最佳制度创新案例进行发布,包括5个投资贸易便利化案例、5个国际化营商环境案例和5个金融开放创新案例,以更好地激励各部门、各地市和片区的制度创新动力。

其中,5个投资贸易便利化案例包括“智慧海关”助力全天候便捷快速通关、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跨境电商9610银行收汇业务、构建全球溯源标准体系、“一区一厅一中心”税费跨境智能联办新模式。

5个国际化营商环境最佳案例包括全国首部自由贸易试验片区立法、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法律服务新机制、涉外涉港澳台法治保障的系统集成、首创澳门建筑企业承接内地政府投资项目模式、个体经营台账式备案制度。

5个金融开放创新最佳案例包括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全国首单船舶租赁资产跨境保理业务、全国首创基于AI和卫星数据的宏观经济监测平台、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天然气现货交易平台、二手房登记和金融服务无缝衔接服务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市民喜爱的榴莲、车厘子等进口水果,从南沙口岸卸船到运抵广州江南水果市场,仅用2小时。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增强口岸营商环境“软实力”。今年上半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规模超过2000亿元,增幅达24.9%,远远超过全省2.8%的平均增速。

“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力地带动了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8月18日,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说,经第三方评估,2021年广东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跨境金融、航运等四个指数分别较2020年增长9.2%、10.38%、8.79%和22.4%。

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已聚集了一批航运、贸易、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和平台。2021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国际班轮航线达到332条,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到338条。此外,年集装箱吞吐量3千多万标箱,超过全国的1/10。

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限制性措施已减至27项,实现负面清单制造业项目清零。

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领取营业执照所需平均时间为0.5天,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平均6.7个,缴税电子化比例96.1%,企业从申请到获得正式供水、正式供电、获得互联网接入等所需时间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9月22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据了解,这也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区”)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广东自贸区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提出了深化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工作部署,并将《规划》列为了省级专项规划。

关于广东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规划》指出,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设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世界级的贸易链接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示 范区、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

到2025年,广东自贸区将形成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关、汇、税、融” 制度体系,实现货物、资金、人员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岸离岸两种业务、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形成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信息快捷联通的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大湾区高品质消费新中心、国际航运枢纽和我国金融开放创新试验示范窗口,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累计注册企业数量居全国自贸区首位

“十三五” 时期,广东自贸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性、系统性改革创新,在投资开放、 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粤港澳合作、政府管理体制等领域,形成了584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发布了202项制度创新案例,6项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其中,广东自贸区大幅放开市场准入,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实施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率先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大幅放开外资准入。累计注册企业达35万余家,数量居全国自贸区首位。

“十三五” 时期,广东自贸区各片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年,广东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79.36亿美元、超过全省1/3,外贸进出口3412.8亿元、占全省4.8%,税收1119.42亿元,新引进34个世界500强项目。

具体来看,南沙片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汽车、半导体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475家,集聚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稳步增加,落户金融和类金融企业6587家。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持续提升,2020年累计开通114条国际班轮航线,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1721.68万标箱。

前海蛇口片区以金融业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地。前海蛇口片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类金融机构集聚地,2020年底,累计注册金融企业44060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9.14%,金融业注册企业增加值占比达56.27%。注册科技型企业23644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5.63%。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85.69%。

横琴片区聚焦特色产业,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集聚发展。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省级创新平台22个,189家医药企业入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20家澳门跨境金融机构入驻,实有金融和类金融企业5620家,备案私募基金1373只,管理基金规模4021.89亿元。

制度创新高地作用更加凸显

展望“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制度创新高地作用更加凸显,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粤港澳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等。

具体而言,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达400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达3700万标箱;“十四五”时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00亿美元左右,全口径税收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十四五” 时期,累计实际使用港澳资金额350亿美元左右,累计注册港澳资企业数量3万家,基本建成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港澳产业发展新空间、港澳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粤港澳宜业宜居优质生活圈。

展望2035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全面形成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统筹、规则制度机制与国际高标准有效衔接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规划》还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广东自贸区的重点任务,包括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航运枢纽,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示范窗口,推进粤港澳深度合作,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高标准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等。

一些具体的条文备受市场关注。《规划》提出,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完整期货产业链,吸引全球投资者和各类企业广泛参与打造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及科技创新。

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参与广东自贸区创新型企业融资,鼓励区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赴港澳融资、上市。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便利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以人民币开展跨境双向直接投资。推动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率先在广东自贸区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业经营机构在区内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张莹

6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建设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近期,省政府批准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惠州、汕尾、东莞、中山、阳江、湛江、茂名13个地市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

广东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以制度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累计形成58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了41项、全省复制推广146项改革创新经验,广东自贸试验区各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年税收收入超过1000亿元,外贸进出口近2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550亿元。

张劲松表示,在此基础上,广东持续发力,推动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通过与自贸试验区“联动试验、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把自贸试验区先行探索、自主实践的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更大的空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地方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拓展新空间,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径。

具体来说,广东将从5个方面推动联动发展区建设,包括以清单形式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开展联动创新探索系统性集成性改革创新,强化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开展全产业链创新促进重点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在联动发展区实施广东自贸试验区有关特殊试点政策。

其中,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是联动发展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省商务厅会同省直和中直驻粤各部门梳理了在联动发展区率先复制推广的62项改革创新事项,涉及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法治服务等四个领域,并形成了各市差异化的复制推广清单。

记者在发布会获悉,本次深圳划定以前海合作区扩区范围,盐田临港片区(含盐田综合保税区)、盐田港区以及沙头角深港合作区,坪山高新区中片区(含坪山综合保税区)和东片区等区域为基础,形成前海、盐田、坪山三大片区,申报设立深圳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总面积118.99平方公里,三个片区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并拟复制推广56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事项。

未来,深圳将发挥联动发展区制度创新、资源和产业优势,与省内自贸试验区全方位联动,争取与南沙自贸片区联手现代物流等领域深度合作,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要素及供应链深层次融合,与横琴自贸片区实现粤澳合作新优势,共同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能。

发布会上,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袁富勇在发布会介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深港合作、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自贸区建设精彩样本。2021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现税收收入超640亿元,同比增长14.4%,实际使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前海综保区进出口额1581亿元,增长8%,继续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袁富勇介绍,联动发展区的设立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深圳将积极探索与联动发展区一体化“联动试验、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发展的新模式,在开放合作中发挥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助力联动发展区高质量发展。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推动:

第一,聚焦创新联动,培育改革开放新优势。一是提升创新能级,支持联动发展区用足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账户等创新场景,更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圳将通过与联动发展区深化政务服务通办、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共建信用经济试验区等方式,共同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三是对接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圳将抢抓RCEP实施机遇,加快复制推广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市场标准一体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改革创新成果,带动联动发展区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第二,聚焦政策联动,释放联动发展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在推动政策覆盖方面,深圳抓住前海“扩区”有利契机,加快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促进、金融开放、法律事务、服务贸易等支持政策覆盖到前海合作区全域。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联动南沙、横琴、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包括汕头等重大平台,做好发展规划衔接、基础设施联通、资源要素跨区域统筹。在强化辐射带动方面,深圳将加大对东西两翼地市的支持力度,用好前海资源要素集聚优势,通过举办项目路演、会展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将金融、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先导入联动发展区。

审读:王叶林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二胎概念股大全(二胎概念股龙头一览)

下一篇:对冲成本就是基差(对冲成本是名义基差)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