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陈光标的事迹(陈光标老婆张婷简历)

2023-05-20 13:43分类:止损技巧 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普遍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提高,"慈善"一词逐渐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

很多企业家与富豪都有着做慈善的习惯,有的人是单纯想要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也有人是为名为利博得关注——其中有着"中国首富"之称的陈光标,他的举止就引发过许多人的争议

做好事不留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因此自"有偿锦旗行为"曝光开始,高调慈善的陈光标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曾捐赠将近20亿的行为也被指为作戏。

冰桶挑战造假事件后,这位富豪的身影更是消失在了大众视野,那么曾经意气风发的他这几年究竟去了哪里呢?

从贫民到富豪的打拼之路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的一户极度贫困的家庭。由于兄弟姐妹众多,"饥饿"的恐惧常伴随着他的童年。甚至在长大以前,他从不知道肉的滋味。

随着一天天长大,陈光标的"入学"显然成了一个难题,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在其他同龄人还在上无忧无虑玩耍时,陈光标就开始为钱忧愁。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开始尝试着做一些的小生意。就这样,陈光标开启了第一桶资金。

那时小小的他也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因此还得到过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慢慢地,陈光标接触到的行业也越来越广,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人"。

一直到17岁那年,陈光标在当时竟然拥有了"近万元"资产,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尤其是对一个未成年孩子来说,足以显然见他的经商天赋

1985年,陈光标考上南京中医药学院,顺利的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朝九晚五拿着死工资的生活并不是陈光标想要的,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他毅然辞职开始创业

凭着优秀的头脑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陈光标就成功创办了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有了经济支撑后,陈光标毫不吝啬的开始了慈善事业。

1996年,一次在陈光标自身经济运转不周的情况下,他硬是咬牙拿出了3万来资助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这是他那时公司将近1/5的资产。

陈光标公司发展壮大后,恰好碰上2004年东南亚地区发生海啸,于是他第一时间拿出了公司大部分积蓄一共300万人民币捐献出去。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

无数同胞的生命已逝去,又有无数人等待着拯救。陈光标仍然冲在抗灾第一线,又拿出了1000万的捐款以及3000多万的物资贡献出去,他的声望也随之变高。

除此之外,这些年他用资金帮助过得人数不胜数,有明面上的、也有暗地里的,所有款项林林总总汇合起来,竟然高达20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理来说,"无限做好事"这样的人往往会得到人们的夸赞,对于一个大手笔慈善家,任谁都不会加以指责,但陈光标却反而在这条道路上收获了一堆"骂名"。

"捐赠留名"的慈善行为

原因就在于陈光标在做慈善慈善前,会先进行一系列仪式,以此来得到别人的瞩目。在捐款期间陈光标也非常刻意的将大堆钞票叠加,企图用巨大的数额来造成震撼的效果。

而在捐款后,他还会要求被捐赠人给予他一面"锦旗"的回报,这是昭示着他做过慈善的纪念品。记者采访时发现,陈光标的的锦旗已经挂了整面墙,每当媒体拍摄时,他就会展示出来。

这种种行为举动,使大众印象里不求回报的"英雄"大打折扣,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感,一时间都无法接受这件事。

于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对陈光标的讨伐热潮:有人指出他"捐款都是为作秀",实际数额并没有那么多;还有人认为是他的财务来历不明。但时至今日,这件事依旧没有确切的证据。

陈光标解释道,他之所以会进行如此高调的慈善活动,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以此来使让更多的人加入慈善事业。可惜的是,在那个思想不如现今开放的年代,他的说法并没有人买账。陈光标也就此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开始了他极其低调的生活。

直到为渐冻症患者发声的冰桶挑战开始,陈光标才又短暂的出现了一次。在挑战时,陈光标的桶里表面是冰,下面却放上热水,他在里面待了半小时并称:"如果有人能打破这个记录,他就向渐冻症患者捐赠100万。"但随后他就被人爆出属于造假,在证据确凿、万众指责的面前,他只能承认。

经过这一事件,陈光标的名誉质疑被推到了顶峰,网友们没有就此放过他,又将陈光标的负面事件接二连三的扒出。

陈光标终于承受不住,在向家乡捐赠过"用于建设幼儿教育机构,以及养老中心"的最后一笔款项后,他本人也彻底销声匿迹

其实这种种事件本身也反映出了陈光标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若不是对他的期盼太高,大家又怎会失望呢?由始至终陈光标的出发点都没有问题,做慈善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应当,只不过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更何况追名逐利也是人之常情,他付出的是用自己双手辛苦挣来的巨款,人们有什么立场去指责他呢?另外一点,这也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那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要求别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抛开这些来看,他还是那个被总理夸赞过的"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的慈善家。

直到他再也没出现,大家又开始回忆起他的优点来,于是网友开始搜寻陈光标的去处。

对陈光标的价值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陈光标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时,是他在老家种地的照片,从而引起了一众网友热议。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陈光标似乎变了不少,这些年的非议对他的伤害可谓不小。

现在的返璞归真或许是一种释放吧,无论如何,目前他脸上那种由内而外的喜悦不是装出来的。

有人问他:作为一个大富豪,为什么要跑回家去当农民?陈光标对此大方承认,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帮父母割麦子这是天经地义。

至于父母愿不愿去城里居住也与经济条件无关,这是他们的追求,并不会因为自己有钱就会生出莫名的优越感。

这还要从陈光标的童年说起,他小时候的那段贫穷日子一般人无法想象,甚至他的兄弟姐妹都因此饿死,这让他开始发愤图强,从而铸就了如今的他。对于陈光标来说,可以高调生活,但做人永远不能忘本

于是在他有能力帮助他人后,他每年都会坚持做慈善。现在千帆过尽过后的他,反而更加明白慈善的意义,他依然进行着捐赠事业,却很少再高调的让人发现。

不可置否的是,陈光标是一个好人,哪怕他做过错的事。这个世界很复杂,并不是非黑即白,老好人与伪君子之间也只相隔着一道界限。

在道德范围内来说,陈光标并没有越界,他没有过伤天害理的事情,相反还做了许多好事,这些好已经足够抵消所有的坏。

一个人只要肯尽心尽力做好事,就是可取的,是值得鼓励的。没有一件事是既定的标准,也没有人规定做慈善必须要匿名。

最起码从本质上,那些被帮助者实实在在获得了收益,而陈光标也承诺:在死亡后所有财产将捐赠给社会。将自己创造的财富都用在陌生人身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勇气,他们应该感谢捐赠者,毕竟那些物质来源从不是键盘侠所给予的。

人无完人,任何事物也都有两面性,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别人身上值得学习的一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我们不能因此就去否定他的全部,毕竟这个人拥有的成就也不是空穴来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一个聪明人该做的事情。

长期以来,我们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正人君子"必须要严格按照一套既定的规则与模板,否则就会被认为"沽名钓誉。"历史在变革,时代也在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学会了反思自我,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值得庆幸的。

人们终会明白,很多情况下好的过程并不一定能带来正面的结果,同样好的结果过程也可能不尽人意。

何必要去抓住那些小的坏处呢,只要没有作奸犯科,只要能把具体行为落实到慈善上,那这个人,就是值得尊敬的。

最近,曾经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又上了头条,这次并不是因为慈善,而是因为“唐山打人事件”。

唐山女孩被打之后,事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公众人物也出面为被打女孩发声,其中就包括曾经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打人视频曝光后,陈光标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看法,这本来是一件很简单单纯的事情,没想到,却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陈光标的传言。

有人说,陈光标愿意全额为被打女孩出医药费,也有人说,如果两个女孩不同意和解,陈光标同意出资为他们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买套房。正当不明真相的网友们为陈光标的“义举”点赞和欢呼之时,陈光标本人却出面澄清了这些传言,他表示,自己没有任何资助两个女生的承诺,网上流传的这些言论,都不是真的。

曾经高调慈善的陈光标,真的变了,要是在以前,估计这些传言都可能是陈光标真的会去做的事情,甚至可能更加出格,沉寂了几年之后,陈光标却完全变了一个人,低调,谨言慎行,这几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故事还得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说起。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宿迁泗洪县一个农民家庭,泗洪这个地方在江苏北部,当时基本算得上是江苏最穷的地方之一,陈光标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一家七口人就有七张嘴要吃饭,可经济实在是太困难了,陈光标幼年时期,几乎就没有吃饱过饭。70年代初,陈光标还并不算太懂事的时候,他的一个哥哥和姐姐,就因为极度饥饿最终没有活下来,这个童年记忆,给陈光标留下了阴影,同样让他知道,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幼年时期,陈光标就显示出了对于财富不一般的渴望,10岁那年,他就懂得利用假期的时间,从农村打井水拿到县城去卖,为了赚钱,他兜售过很多东西,有吃的,也有用的,只要有销路有市场,他都拿来卖,就这样,陈光标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渐渐摸出了一点门道。到了17岁那年,陈光标已经成了村里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经商上有天赋,陈光标更是坚定了自己要做企业家的定位。1991年,刚刚二十岁出头的陈光标决定出去闯一闯,他的第一站就是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

一开始到南京,没有资源也没有背景的陈光标,过并不顺利,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闲逛,看到一家医药公司门口,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医用仪器反复询问,他也上去凑热闹,一问才知道,这个仪器正是当时最新款的耳穴疾病探测仪,耳穴疾病探测仪,顾名思义,能够查到你有没有生病,仅仅是把仪器上的两个金属片夹在耳朵上,就能知道这个人身体有没有疾病,甚至连哪个器官有疾病都能测出来。

陈光标盯着这个仪器看了很久,他为技术的日新月异而感到景气,却也一眼看出来这个探测仪的局限性,探测仪虽然好用,但是对患者来说并不能直观地显示测量的结果,感受上就差了很多,如果能有一个仪器把这一点不足给弥补掉,那肯定会热卖。

陈光标看到了发财的机会,说干就干,他拿着几千块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出面进行技术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这款探测仪进行了功能上的改造,不仅安装上了显示器,还能实时反映监测结果,陈光标把这款新研发的仪器起了一个大气蓬勃的名字,叫做“跨世纪家庭CT”,还申请了国家专利。可当时陈光标为了研发这个仪器,已经把自己的积蓄用的差不多了,没有能力把这款产品扩大生产,于是,他干脆在街上摆起了摊,专门为路人监测身体收取费用,一个人2块钱,一天下来也有大约200元的进账,比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还要高,就这样,两个月之后,陈光标靠每天背着跨世纪家庭CT“出诊”,就净赚了一万多元。

启动资金有了,陈光标准备大干特干,他在南京租了一间房子,开始生产跨世纪家庭CT。CT机最初推出市场,就标价几千块,一看就是个高端医疗仪器,定价高的结果可能是买的人不多,但因为市场当中完全没有同类的竞争对手,陈光标的CT机销路非常好,他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生意越做越顺利了之后,1996年,陈光标成立了南京金威利医疗器械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和销售跨世纪家庭CT。

1997年,陈光标到山东泰安出差,在盛产灵芝的泰安县,头脑灵活的他又发现了新的商机。泰安是国内灵芝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当地,花100元就能买到一斤,灵芝是很出名的一味中药和保健品原料,对治疗很多慢性疾病很有效果。陈光标一下子就看中了灵芝,灵芝的药效这么好,但原产的灵芝并不容易使用,如果能够磨成粉,做成保健品,销路肯定会不错。

回到南京后,陈光标出钱请了南京大学的专家,专门研究灵芝保健品,之后,他又回到山东泰安大量采购灵芝,回来制作成胶囊。原价一百元一斤的灵芝被做成胶囊保健品之后,附加值大大提高,一斤就可以卖到1000元,靠着这一款产品,陈光标的身价又提升了不少。

生意越做越大,业务板块也越来越多,除了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审议之外,陈光标的公司还参与了循环经济、不良资产运营等业务。可随着钱越来越多,陈光标却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究竟在哪里。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富翁,陈光标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他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但在陈光标看来,当年他在家乡做生意,就是靠的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支持,到了南京之后,自己能赚到钱也是享受了社会发展的红利,对社会充满感恩之心的陈光标,决定通过慈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陈光标成了一名“慈善狂人”。2003年,国家开展新一轮经济普查,陈光标从银行提了16吨百元大钞,用人民币堆出了一座墙,他本人站在“钱墙”中间说:我要用这种夸张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经济普查。不管是为了炫富也好,还是真的为了宣传经济普查,这一下,“富豪”陈光标彻底火了。之后,他每一次参与慈善,都要提前邀请媒体到场宣传。

2008年,四川汶川遭遇地震灾害,陈光标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带着一百多名的志愿者,把几十台挖掘机开进废墟,陈光标的团队,一共从灾区抬出两百多人,其中有十多人生存了下来,除了参与现场救援,陈光标还向汶川捐了1.3亿元的现金。

为了宣传环保理念,有一年世界无车日前几天,陈光标当着全体公司员工的面砸了自己名下的一台奔驰汽车,场面十分震撼,不仅如此,他还给全家人起了新的名字,自己改叫“低碳”,妻子改叫“绿色”,两个儿子分别叫“环保”和“环境”。

一来二回,人们记住了“首善”陈光标,但更加印象深刻的是他极为夸张和出格的一系列行为。出名了之后,陈光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非议。

很快有人质疑陈光标履历造假,在陈光标的公开简历中,85年到90年在南京中医学院学习,并获得了学士学位,但陈光标老家的人却说,陈光标小学毕业之后就没有再上过学,而南京中医药大学却反映,陈光标可能是学院成人教育的学生。成人教育和正规本科还是有差距,如果说陈光标在学历上算是打了一个擦边球,但在工作经历上的造假却十分明显。陈光标说,自己曾经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开发中心干了三年,还做到了中心副主任的位子,但在江苏省社科院的官方网站上,这个所谓的应用开发中心并不存在。

除了履历造假之外,更有人质疑陈光标名下企业存在财务造假。作为陈光标名下主要的投资平台,从2004年开始,陈光标在公开的采访中是这样说的:江苏黄埔的营业收入在2004年就能达到59亿元,到2006年更是有望超过90亿。有人去查询了2004年和2006年江苏省民营企业的排名,以2006年为例,当年江苏省内民营企业一百强的名单中,并没有江苏黄埔,而这个排名最后的一家企业,营业收入不过只有19亿元。

如果只是简历和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假的,老百姓可能还能接受,如果连陈光标做的慈善也是假的,恐怕真的要惹了众怒。2010年,陈光标对外宣称,自己一年对外捐款的资金就超过了3亿元,随后就有网友曝光,陈光标捐出去的这3亿当中,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落实,有的捐款单位甚至都无法在工商信息上找到记录,可能并不真实存在。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陈光标慢慢开始消停了下来,既不再高调慈善,而没有了那些夸张的行为艺术,最近一次看到陈光标的新闻,还在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的时候。武汉疫情高峰时期,有个善心人士向武汉捐了100万只口罩,300万台呼吸机、50万瓶消毒液,除了这些在当时非常难买到的紧缺物资之外,还捐了2000万元现金,这个做了好事的人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经过武汉当地媒体的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人正是陈光标。

和十年前高调慈善不同,陈光标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把慈善作为一件哗众取宠的事情,变得低调,变得实在。

向武汉捐款之后,陈光标接受采访,谈到当年逐渐退出公众视线的原因,陈光标表示:当时自己高调的慈善行为,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很多人都觉得他不是正常人,他自己被别人指指点点也就算了,让他接受不了的是,自己的家人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自己的老父亲在泗洪农村,常常被别人说三道四,陈光标的妻子更是下跪求他不要再这么高调,就连两个儿子,在学校也常常被同学嘲笑,甚至连学都不敢去上了,万般无奈之下,陈光标进行了反思,最终选择了沉默。

在“隐退”之前,陈光标个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对外宣传和慈善工作上,对自己公司的业务参与很少,“隐退”之后的陈光标,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经营实业上,踏踏实实地做起了企业家。

2021年,陈光标在南京市富豪当中位列17名,个人财富超过38亿元,虽然不见得是顶级富豪,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成功。说起陈光标的人生经历,其实想想还挺讽刺,一个高调做实事的好人,引发了大量的非议和质疑,而当陈光标不再执着于中国“首善”这个名号,转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和家人身上,质疑声停了,舆论终于放过了他。而最终,损失最大的仍然是这个社会。我不禁想问,究竟是我们的评价机制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陈光标用了错误的方法来做慈善呢?

不管答案是哪一个,但愿我们对那些愿意拿出时间和金钱回馈社会的人多一些包容和支持,换位思考,试想,如果你做了慈善还要挨骂,家人也被牵连,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油改概念股300157(油储概念股)

下一篇:海龟交易法则55均线(海龟投资法则)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