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河北钢铁股票行情是(河北钢铁股票行情股票)

2023-11-11 04:43分类:江恩理论 阅读:

钢铁成就了唐山,但也使得唐山过于依赖钢铁,经济的转型成为了唐山新的挑战。

作者|王涛

来源|天天财经116

唐山上一次出圈,还是9个月前的打人事件。再之前,是被喜剧大师赵丽蓉带火的唐山话和46年前撕裂了唐山的那场大地震。

总是出现在社会新闻里,以至于人们有意无意忽视了唐山的经济地位——它与省会石家庄并称“河北双子星”,是河北省的第二城。作为一个存在感极低的潜力股,唐山这份低调与它所在的河北如出一辙。

很多人都以为唐山只是个普通的小城市。但其实唐山已经在河北经济首位上霸据了十八年之久。2021年,唐山GDP突破8000亿元大关,比排名第二的省会石家庄高出1741亿;2022年,更是以逼近9000亿元的GDP总量超出石家庄2200多亿元。

不能忘记的是,这些成绩,是在地震后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即使困难重重,坐落在地震带上的“英雄城市”唐山依然在涅槃中成为了河北第一经济强市。

燕、邢之首,工业重镇

2020年与2021年,唐山GDP总量接连跳过了7000亿与8000亿两大关。2022年,唐山以生产总值8900.7亿元的成绩首次向9000亿阵营发起冲击,增速达4.7%(名义增速8.1%),跑赢了全国3%的大盘,也高于河北4%的全省表现。高期望下,唐山也被纳入万亿GDP俱乐部候选阵营。

数据来源:唐山市统计局

在复杂环境下的高增长展示了唐山经济的韧性,而支撑其韧性的答案很简单:厚实的工业底子。

在唐山一二三产业中,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比突出。以2022年为例,唐山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5%,远高于全国39%的第二产业比重。

事实上,唐山一直有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称号——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作为唐山最重要的产业,在最近五年中的增加值一直在逐步上升。截止到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已经突破4500亿。

图片来源:唐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目前,唐山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钢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建材、陶瓷等工业等极其发达,有“钢城”、“煤都”、“北方瓷都”之称。

以钢铁为例,在2021年,全国的粗钢产量10.3亿吨,仅河北一省就产出了2.25亿吨,承担了1/5的份额;其中,唐山的粗钢产量达到1.31亿吨,又占了河北的半壁江山。

1.31亿吨是什么水平呢?

世界钢铁产量第二高的印度,2021年的粗钢产量也仅仅为1.18亿吨,是唐山的九成左右。也就是说,在钢铁产量这一维度上,唐山完全有底气以一城之姿硬刚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

到2022年,唐山粗钢产量达到了1.24亿吨,占河北总粗钢产量的58%。这一年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疫情不利影响明显加大,这份成绩背后浸满了汗水。

一直以来,钢铁和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陶瓷等工业一起,带动着唐山这艘大船稳步前行,扮演着唐山经济支柱及增长引擎的重要角色。

唐山百年:兴于煤,盛于钢

唐山深厚的工业实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唐山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最早的城市之一,而这个开端与煤块紧密相连。

19世纪60年代,打着“求富”“自强”口号的洋务派发现了唐山丰富又易于开采的煤矿。自此,那个偏居一隅的小村庄一步步变成了近代中国北方工业重镇。

1878年7月24日,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了“开平矿务局”。自1881年开始全面投产后,1882年唐山的煤矿出产量就达到了38000吨,领先世界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自从开平煤矿兴建后,唐山一举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此期间,唐山出现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铁路桥、第一张现存股票、第一件卫生陶瓷洁具。也正是这“七个第一”使唐山雄踞当时中国工业之首。

在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的园区入口处,能看到一座主题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艺术装置”的雕塑,它的原型是1881年我国唐山机车车辆厂工人建造的“龙号”机车,正是它拉响了中国铁路运输史上的第一响汽笛——此前,唐山的铁路上还出现过“骡马拉火车”的奇景。

尽管初具雏形,但新中国成立前,唐山的工业发展一直未成体系,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经历了三年的恢复时间,唐山形成了以煤炭、钢铁、化工、食品、纺织、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一五计划期间,唐山的工业得到了自开端以来最迅速的发展。但没有改变的是,在所有工业种类中,煤炭依然在唐山总工业值中占比巨大。数据显示,在那时,唐山的煤炭产量高达838.7万吨,而现在大放光彩的钢铁当时产量只有24.5吨。

唐山市是典型的资源城市,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煤炭、铁矿、金矿等。并且上世纪70年代,国家政策开始改变倾向,集中于鼓励地方小型企业。在那时起,唐山的钢铁产业开始了崛起之路。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自身资源这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唐山的钢铁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那时的人们可能还没想到,唐山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华北平原上的“钢铁之城”,“冀东明珠”在这钢铁洪流中冉冉升起。

1976年,一场世纪性的灾难席卷唐山,大地震让正在发展的唐山沦为废墟,强盛的工业帝国险些在一夜之间崩塌。但唐山从不缺从零开始的勇气。震后10天,开滦煤矿厂开始出煤;震后14天,唐山机车厂造出第一台抗震“机车”;震后28天,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钢。至1977年3月,全市692个市(县、区)属企业有666个恢复生产。

浩浩荡荡的重建持续了十年,直到1986年,唐山重新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90年代,国家开始支持农村工业发展,激励国有企业扶持地方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钢)派出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帮助地方企业。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唐山建立了一批小型的轧钢厂、电炉炼钢厂和炼铁厂。

再到1992年之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促进了重型基础产业的较快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工业资料生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建材行业,尤其是钢铁行业的效益开始剧增。

恰逢此时,钢铁市场的需求旺盛。在市场的带动下,唐山钢铁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1993年初,中国的第一次钢铁热来袭,钢铁价格上涨至4300元每吨。唐山的钢铁企业彻底大爆发,到那时已经有334家钢铁企业在唐山创立。

自那时起,钢铁产业逐渐成为了唐山的新“命脉”。钢铁工业的存在,带动了唐山市GDP的增长,使其开始长期霸占河北省经济第一的宝座。

冀东明珠的未来在何方?

“变则生,不变则死。”这是中华5000年发展后总结出的客观规律。

如今的钢铁成就了唐山,但也使得唐山过于依赖钢铁,经济的转型成为了唐山新的挑战。

从唐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山原煤和钢材的产量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22年,唐山原煤产量2114万吨,钢材1.8亿吨。这种产业结构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伤痛。

冀东明珠要想持续闪亮,需要做到观其形,察其势。

首先是“观其形”,唐山的转型并不能做到一蹴而就。钢铁产业在唐山的产业结构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给唐山带来了巨量的经济增长。牵一发而动全身,贸然的削弱钢铁产业,所有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都容易受到牵连。

因此,“观其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符合唐山发展的角度寻求更进一步的变机。

有观点认为:唐山转型思路是淘汰第二产业中的落后产能,扩大第三产业,而不是大刀阔斧地去工业化。事实上,在2010年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企业名单里,33家河北企业中,唐山就占了20家,且大部分为唐山民营钢企。

唐山对此也交出了正确的答卷,通过每年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逐步压缩钢铁,水泥,煤炭的产量,留下工艺先进、污染较小的企业,迁出或改版污染较大、工业落后的企业。

这将会是唐山在未来改善环境污染,促进第二产业转型的必行之法。

2022年8月,唐山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唐山市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建设规划》及《唐山市推进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其中提出,唐山要发展精品钢铁产业,形成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小众高端、大众优质,发展精品钢铁产业,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产业规模大型化,打造一批千亿级企业,形成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

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唐山重申了打造精品钢铁万亿集群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第二步则是察其势,要求唐山在“变”中寻“机”,稳步前进。

众所周知,消费,是畅通经济产业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疫后消费复苏的关键时期,更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唐山而言,社会消费能力已经获得一定提升,但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2022年,唐山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581元,同比增长5.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位。这一成绩与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位于唐山前一位的常州相比,仍然相差近1/3。

同时,唐山作为沿海城市,向海洋要发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打造大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一环。目前,唐山正处在港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需加快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实现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共荣。

冀东明珠发展至今已有百年的底蕴。进入新时代,唐山依旧表现良好,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唐山暴力案等多种类似事件抹黑了这座城市,唐山内也有不少人担心会影响本地的文旅消费。好在唐山政府反应迅速,设立“掌灯人”的管理机制,通过统筹公安来保障居民、游客在唐山“夜生活”的安全。

作为河北第一经济大市,唐山被寄托了河北万亿GDP俱乐部破零的希望,高质量产业将接棒传统工业,唐山的未来大有可期。


看见「第二城」

宁波、株洲、芜湖……近几年,越来越多各省第二城开始显露出自己厚积薄发的强悍实力,其中有一些单以GDP总量衡量早已超越省会城市。

“一城独大不是春”,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双城驱动”模式正在展现新的可能性。《看见「第二城」》系列报道就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些闪闪发光的城市之上,探寻它们发展背后的故事。

 

在炼钢工序诸多经济技术指标中,钢铁料消耗是炼钢工序最为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一般占转炉生产成本的80%以上,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优化钢铁料消耗指标是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的关键一环,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季度以来,河北鑫达钢铁炼钢厂持续围绕“提质降本”这一主线展开工作,坚持以全员为基础、全系统为载体、全效率为目标,紧盯钢铁料消耗指标,通过对标先进、优化工艺技术、提升设备功能精度,实现了工序指标再突破、产品质量再提升、成本费用再下降,以破局之势持续降低生产成本。2023年7月,钢铁料消耗同比降低5.17kg/t,溶剂料消耗同比降低22.82kg/t,单月创效4540.16万元,降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炼钢

01

降低钢铁料消耗

聚焦目标任务,主动破解难题。面对公司提出的降本增效挑战目标,炼钢厂按照“一切围绕转炉干,全力服务转炉操作”的理念,积极探索优化工艺方法,成立了由厂长任海兵牵头、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共同参与的钢铁料消耗专项攻关组,在厂部降本会议上,分工序梳理影响钢铁料消耗的关键控制点,逐条逐项研究解决方案,对转炉、连铸等区域实现全覆盖。攻关组通过少渣冶炼、渣钢回收、温度成分优化控制以及其他含铁料加入时机选择、控制转炉喷溅、降低终渣TFe量等一系列举措,7月份钢铁料消耗较月度指标计划降低4.55kg/t,同时铁水消耗持续走低,达到较好水平,取得阶段性成效。

炼钢厂全体干部职工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统一思想,克服了过去一遇到难题就“止步躲避”的惧怕心理。如今营造出“不找厂长找现场,眼睛向内找不足,依靠数据找漏点,深入一线挖潜力”的良好氛围,广大干部职工纷纷感叹,“原来是遇到棘手难题不敢干,现在是千方百计证明我能干”。

智慧炼钢

02

创建物料热平衡计算模型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为降低炼钢工序辅料消耗成本,炼钢厂厂长任海兵带领技术骨干深入现场调研,根据现场生产实践,制定全炉役复吹技术方案,开展试验摸索,并结合炼钢理论知识进一步对冶炼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指导转炉吹炼操作,使转炉总体操作水平显著提高,转炉渣全铁较一季度降低2.57%,减少钢铁料损失2.67kg/t,降低成本496.43万元/t。

此外,炼钢厂还把节铁增钢工作落到实处,以“质量稳定就是最好的降铁钢比方法”为理念,通过引进钢包全程加盖、废钢烘烤等工艺,优化转炉、连铸工艺环节,稳定转炉冶炼操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各项环节的热损失,为降低铁耗、钢耗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标先进

03

降低Q195L钢种炼制费用

为进一步降低Q195L钢种炼制费用,炼钢厂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到周边同行企业对标学习,通过学习借鉴其工艺管控经验并结合炼钢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提升优化。转炉方面,根据热平衡计算合理配加渣料,稳定操作、控制喷溅,降低钢水氧化性,渣中全铁控制在18%以下;精炼方面,根据转炉钢水情况采用铝线配合铝粒的脱氧造渣工艺,使用AD粉代替部分铝料进行脱氧造渣工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水成分以及造渣工艺,防止成分出控以及连铸絮流;板坯连铸进一步做好保护浇铸,包括大包、中包水口以及氩封等,减少合金元素烧损。炼钢厂通过对物料结构、脱氧方式及生产过程各关键控制点加严管控,降低脱氧剂消耗、合金消耗、渣料消耗、能源动力消耗并提高了铸坯质量,实现吨钢降本105.4元/t以上。

设备管理

04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在这个以质取胜的时代,对质量要有追求极致的精神。炼钢厂从干部到基层职工始终秉持对质量的“敬畏之心”,严格抓好产品质量生命线,从源头扎实开展基础工作。在设备管理上,炼钢厂敢于打破设备管理思维定式,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严格规范设备三级点巡检,增强检修计划性,明确设备TPM和设备精益管理思路,着重做好润滑、紧固等日常细微工作。在连铸机停机时对结晶器振动水平进行校验调整,控制误差在±0.5mm以内;更换拉矫机和二冷支撑辊时,必须进行弧度校验,提高铸机精度;合理利用停机检修时间,对各段各水嘴进行测量校验,做好二冷的对中工作,确保二冷各段各水嘴到铸坯的喷距均匀且喷水能够均匀覆盖铸坯表面,为铸坯质量的稳定保驾护航。

“成本还能再降”“我们再优化优化”,这样的对话在炼钢厂生产一线已成为焦点金句,从厂部到工段,再到车间、班组,推进着一件又一件降本攻坚项目落地实施,不断结出降本增效的丰硕成果。下一步,炼钢厂将始终以生产指标控制为主线,以生产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加强标准化操作为基本要求,继续坚持“铁前抓降本,钢后抓质量”总方针不动摇,效益为先,集聚“突围”之力,以突破常规的勇气和胆识、扎实有力的降本增效举措,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向生产组织过程要效益,确保关键指标再取新突破,高质高效推动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新手炒股入门教程全套(新手开户炒股入门)

下一篇:中国今天股票行情(今天股票市场行情)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