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医药电商平台排名(医药电商龙头)

2023-06-11 18:43分类:黑马捕捉 阅读:

药店营收百强榜公布,上榜门槛线提高18.36%(文末附完整榜单)。

 

上榜“门槛线”提升约18.36%

 

今天(7月8日)上午,《中国药店》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百强》,按照年度营收有多至少对各零售药店进行了排名。

 

对比上一年度该榜单,前5位药店没有发生变化,按照顺位依然为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益丰、一心堂。

 

第6位至第10位依次为同仁堂、全亿健康、华润医药、漱玉平民和健之佳。其中,健之佳成为新晋TOP10药店,从上一年度的第13名上升至第10名,相应的,甘肃众友健康从上一年度的第8名掉至第13名。

 

(文末附完整榜单)

 

从营收(指含税营业收入,下同)变化来看,进入榜单的门槛有所提高。上一年度位于第100名的药店营收为5.01亿元,本年度为5.93亿元,“门槛线”上涨18.36%。

 

另外,头部企业门槛也有所提高,连续位于TOP1的国大药房营收从220亿元增至254亿元,上涨约15.45%;TOP5的门槛从139.2亿元营收涨至160.5亿元,增幅约15.3%;TOP10门槛也上涨了约12.46%,从51.2亿元增至57.58亿元。

 

除头部企业外,还有部分企业的营收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动,同样值得关注。例如,达嘉维康的营收从6.43亿元增至27.5亿元,排名从第87位跃至第26位;养天和大药房营收从上一年度的32亿元降至11.5亿元,排名也从第19位落至第56位。

 

“大吃小”转为“大吃大”

 

对比过往榜单,赛柏蓝-药店经理人有发现多家曾榜上有名的百强药店消失在次年的榜单中,其中排名最高的一家一度以87亿元年营收居于榜单第6位。

 

《中国药店》解释道,今年重庆桐君阁、湖南怀仁健康、河北唐人医药因零售业务整合、股权转让事宜而未参与本年度排名。上一次参与排名时,它们曾分别位于第6名、第35名和第44名,均为前50强。

 

据悉,重庆桐君阁大药房上级公司——太极集团的实控人已转为国药集团; 而唐人医药、怀仁大药房因均处于控股权转让阶段——前者被健之佳以20.74亿元收购100%股权,后者被老百姓大药房以16.37亿元收购71.96%股权,透过公开资料测算,二者2021年含税营业收入均在16亿元左右,门店数量均在 660 家左右。

 

此外,今年以11.89亿元营收位于榜单第55位的湖南九芝堂也拟以2.04亿元的价格向益丰大药房转让51%的股权,涉及门店超549家。

 

百强药店间的并购增多,意味着药店行业整合已从大连锁收购单体、中小药店的“大吃小”阶段向大连锁收购中大型连锁的“大吃大”阶段过渡。

 

康复之家(今年以7.34亿元营收位于百强榜第88位)创始人柏煜曾在访谈中提到,想向全国药店龙头迈进,必须“掐尖”收购——收不了全省的龙头,就收地级市的龙头;收不了地级市龙头,就收县级市的龙头。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也提出,在未来,前一百强、前五十强、前二十强,甚至上市连锁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还会不断发生

 

线上线下共荣是必然趋势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榜单还有一个变动——把除营业收入外的另一项指标从“直营店收入”替换为了“零售业务收入”,不再区分直营或加盟,计算所有门店的线下和B2C、O2O等线上零售业务收入。

 

 

米内网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网上药店占全国药品市场整体份额仅2.1%,但其七年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0.5%,同期实体药店的复合增长率为7%。

 

从药品零售终端来看,网上药店销售额的占比也连续7年递增,从2015年的3.2%升至2021年的28.1%。

 

 

单看网上药店,其2021年销售规模为2234亿元,是7年前的19.6倍

 

 

一方面,患者的消费模式受疫情影响发生转变,此态势在2021年得到较好的保持;另一方面,线上处方药监管逐步放开,越来越多药企愿意增加在电商平台的推广,进一步了推动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

 

线上早已成为药店,尤其是大连锁药店不能忽视的市场。

 

线上繁荣的同时,线下药店也具有及时性、专业药事服务以及检测服务等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许多大型连锁药店都表示“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共荣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以老百姓大药房为例,2021 年,其线上渠道销售额近7亿元,同比增长170%,截至2021年底,老百姓开通O2O外卖服务门店达到 6581 家,占其当时门店总数的78.8%。

 

另外,老百姓还建立了“员工线上荐品,顾客线上下单”的程序,延长服务时间、增加员工收入。

 

从 2019 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可以通过网络销售药品以来,“处方药网络销售”政策逐步放开,药品零售市场的线下线上融合几乎是必然趋势

 

对传统线下连锁药店来说,已布局的实体门店是优势所在,当线下门店与O2O、私域线上平台结合,既能提升单店销售额,又能增强门店社区服务能力,“线下强化专业服务+线上拓展覆盖范围”的组合也将让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未来,如果线上医保支付政策得到推进,线上渠道将成为实体药店极其重要,同时也是不得不做的补充。

 

2021-2022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百强

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约撰稿 | 金钱草

 

截至目前,我国头部的四大药商半年报业绩均已发布。

 

在药品集采常态化、DRG/DIP以及医疗器械集采也逐渐常态化的背景下,且看看四大头部药商最新半年业绩表现,哪些业务快速增长?哪些业务增速放缓?

 

01

国控、上药、华润、九州通整体仍有增长,但已明显放缓

 

药品销售增速放缓。商务部2022年1季度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6818亿元(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08%,增速同比放慢12.57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4.36%(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

 

在我国四大药商巨头中,除民营九州通外的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和华润医药均是我国制药工业、商业分销和零售为一体化的综合医药企业集团,同时也均为世界500强成员企业。其中在医药流通领域,这四家药企一直是国内前四名。

 

2022年上半年四大药商巨头的营业收入、毛利润均录得正增长,除华润医药外增幅相对下滑;在净利润方面同样,除了华润医药由于并购并表等因素净利大增超过25%外,国控、上药均微增,民营巨头由于转型投入增加等因素,净利大幅下降超过四成。

 

具体来看,国药控股由于其庞大分销业务的体量,短期内其业务市场地位尚不能被撼动,2022年上半年总业务收入达到2,614.72亿元人民币,同上药、华润、九州通三家营收之和相当。

 

从利润率水平来看,由于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毛利率较高,达到两位百分数,四者中由于华润医药工业收入占比相对最高,因此毛利率也最高,达到15.90%;净利润也类似,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净利润率在3个百分点以上,而国控在3个百分点以内,九州通由于净利大幅下滑,最近半年的净利润率不到2%。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年报/业绩快报;华润医药为港币,下同

 

02

集采发威头部药商分销业务增速放缓

 

据商务部2022年1季度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022年1季度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1005家)主营业务收入5069亿元(不含税),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73%,增速同比放慢12.9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5.62%(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增速也有所放缓。

 

据估计,国控、华润、上药和九州通分销业务约占药品流通直报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在45%左右,规模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来看,四家企业均保持增长的势头,分销业务增速均下滑至个位百分数。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华润医药为港币,九州通为医药分销与供应链业务(不含自产及总代理),第三方物流及总代品牌推广业务

 

1.分销业务网络&业务收入比拼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头部销商四巨头业务均已渗透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下游直接终端客户资源越多,表明企业纯销的资源终端掌握的越好,竞争实力就越强,这四家千亿分销商的分销客户资源都十分丰富,但国药控股的绝对数量具有明显优势。四大千亿药商2022年上半年分销业务具体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2.头部药商分销业务主要策略

 

在整个医药环境相对不宽松、各大药企感叹日子不好过的大背景下,这四大头部药商还能保持分销业务的增长也属不易。各大药企在分销业务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国控:关键词为协同与一体化转型。面对行业格局的快速转变,国药大力推动业务一体化转型和供应链资源协同,持续凭借已具备的全国性网络服务优势,加速融合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服务”建设,匹配县域医共体耗材药品配送需求,构建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和全新的供应链综合服务模式,促进销售渠道进一步纵向延伸。在2022年上半年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均在10%左右。分销网络的“一体化”转型逐步开展,对于各级分、子公司的服务支持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上药:关键词为巩固与拓展。巩固中国进口药和创新药服务龙头地位。2022年截至目前,上药新增进口总代产品数量共计23个,继续保持进口创新药商业总代的领先地位。2022年上半年,上药旗下的上药控股与赛生药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围绕赛生药业的日达仙等多个进口原研产品,依托上药控股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经验,在药品上市前服务、国际供应链、全渠道覆盖、新零售拓展、创新支付等多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上药控股还与优锐医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呼吸、疼痛及缺铁性贫血疾病等领域。2021年8月签约的德琪医药,其重磅新药希维奥®在上药控股的帮助下,今年上半年已顺利实现全国商业上市,同时上药控股克服疫情影响,完成了流通环节各项工作对全国市场的快速覆盖,并通过旗下DTP药房网络为患者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华润:关键词为数字化与一体化。华润医药医药分销业务方面,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上游产品资源获取能力,落实区域化发展战略,推进器械业务专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增值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发展,并通过数字化建设赋能业务发展,加快互联网医疗业务布局。

 

2022年以来,华润分销业务重塑产品资源引进与管理模式,加强全国药品采销一体化,产品获取向商务拓展转型升级,通过中央市场准入、全渠道覆盖、创新支付等,持续提高对上游产品资源的统筹获取能力。积极构建口岸进口服务和注册检验能力,江苏口岸贸易功能区仓库开始运营,并积极加强各口岸信息化协同,完善信息分析,挖掘数据价值,提升运营和服务效率,促进全面数字化转型。

 

九州通:关键词为数字化转型。九州通打造医药行业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数字化分销与供应链服务平台,不断提升高效运营的数字化、平台化、互联网化的产业服务能力。

 

九州通数字化医药分销业务的上游供应商客户主要是药械生产企业和代理商,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各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连锁及单体药店、大型互联网电商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和下游医药分销商(准终端)等。

 

经过多年的数字化转型,九州通已将传统的医药分销业务升级为数字化医药分销及供应链业务,通过持续优化九州通B2B平台功能,自主开发移动商务APP“智药通”,为上游客户提供全渠道、全场景的数字化分销服务,为下游客户提供全品类、“一站式”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

 

03

国控、上药、华润和九州通零售业务比拼

 

除国控外,虽然华润、上药和九州通的零售业务规模与一些专业的大型药店零售企业如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等大药房尚无法相提并论,但上药、华润医药、九州通的零售业务也稳居在我国药店百强之列。

 

根据商务部2021年发布的《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2020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0位排序”表中,上药的华氏大药房居第9位,九州通的好药师排第12位,华润旗下零售的华润苏州礼安医药连锁、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连锁分别居43位和100位。

 

1.零售业务增长势头出现分化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颁布的零售药店“双通道”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处方药、创新药由院内向院外的转移,对重塑医药行业发展格局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零售业务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药商巨头的零售业务出现了分化。

 

据商务部2022年1季度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统计显示,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1491亿元,同比增长8.91%,增速同比加快0.04个百分点,三年平均增速9.00%(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四大药商的零售业务中除上海医药有所下滑外,其余三家企业的的增速均在两位百分数。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华润医药为港币

 

2.零售业务网络&业绩贡献比拼

 

除华润医药和九州通不详外,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零售药店业务覆盖的省份均在16个以上;药店数量上国控比上药和华润二者之和还要大的多;此外九州通的“万店联盟”项目也值得关注,目前已经突破8000家。四大头部药商零售业务具体门店和业绩情况如下表:

 

注:数据来自于各公司的半年报/业绩快报

 

3.药商巨头零售业务都做了哪些工作?

 

处方外流的大背景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四大头部药商有哪些挖掘零售业务增长的措施来抓住机遇呢?

 

国控:聚焦C端强化服务,批零协同巩固优势。2022年上半年,医院的正常诊疗服务因为疫情而受到重大影响,零售渠道进而成为承接疫情防控期间药事服务的重要载体。面对医药零售跨界竞争加剧、供应链从医疗终端向零售终端的逐步转型,以及顾客对全周期健康管理的需求升级,国控在报告期内进一步完善业务管治模式,着力加快资质获取和品种引进,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强化面向C端患者和消费者的综合服务能力。

 

上药:新型专业药房,构建创新药商业化院外市场蓝图。随着中国新药申报上市进入加速期,商业化能力成为药品上市阶段最重要的能力,院外市场成为药企必争之地。上药云健康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在新特药领域已建立起涵盖全生命周期、全国一体化且体量最大的 DTP专业药房体系。同时围绕院外场景,以更多元的供给体系,更可及、更专业的产品服务,更可负担的支付方式,全面打造国内现象级专业药房。

 

华润:持续加强经营规划和标准化管控,在门店运营管理方面持续提升运营品质,打造专业化、规范化、高品质药房,加快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开展创新增值服务。加快布局DTP等专业药房,协同各区域落地数十家门店取得“双通道”资质,做好承接处方外流的准备;对接亚盛医药、誉衡药业、罗氏制药等上游厂商洽谈品种引进。

 

报告期间内,华润开展德信行专业药房服务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药诊康综合体药房积极对接乐普医疗、欧姆龙、微医等项目资源,为客户提供智慧检测、线上问诊、慢病管理等综合服务;与华润万家合作建立“润德万家”店,携手打造一站式大健康、大消费服务体验。

 

充分把握医药行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新零售业务发展。设立仓储电商一体店,建立C端仓储电商一体及数字化运营团队,积极探索私域运营,实现C端线上业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超过97%。并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四大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专属患者福利项目“润药宝”。

 

九州通:积极拥抱“双通道”政策。“双通道”政策推动下,其正大力推行“万店联盟”及专业药房拓展计划,各地多家药店正在积极申报“双通道”、门重慢药店资质。九州通旗下电商事业部与天猫、拼多多等C端平台深入合作,销售额同比增长显著;通过“供应链+代运营”服务模式,持续深化与与工业企业合作,引进雅培、鲁南、松下等知名品牌官方旗舰店。

2月17日A股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医药电商板块逆市上涨,南财金融终端主题库显示,截至发稿,医药电商主题上涨1.75%,成分股中,上涨27家,下跌6家,一心堂、健之佳涨超7%,益丰药房、药易购涨超5%,老百姓、大参林等多股跟涨。

图源:南财金融终端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下称“本次通知”)。

多家机构表示,门诊统筹资质将为药品零售行业带来增量客流及增量市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推动下,加速推动处方外流,零售药店龙头进一步受益。

政策加速处方外流

本次通知明确配套政策体系建设。通知提出,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处方流转管理及基金监管政策体系建设。具体提到,定点医疗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处方药是药品市场的主力。药店想要打开销售市场,必然需要有一定的处方流转进来,处方流转成为根本。

图源:华安证券

华安证券指出,与2018年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50%相比,近年来处方药占比均上升至55%左右,随着处方外流的进一步实施,预计未来占比会继续升高

随着“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的稳步推进,以及“互联网+”政策、技术、服务的不断发展,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医药分开趋势更加明朗。

方正证券指出,由于零售药店更具便利性,叠加未来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这意味着未来慢性用药等品类处方外流将更加明显。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本次新发布通知在此前政策基础上推进处方进一步外流,带动药店承接处方量提升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医药零售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依然是长期的发展趋势。据中国药店数据,2016-2020年我国十强药店销售额全国市场占比由14.4%上升至27%,头部集中趋势明显。但对比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美国2017年前两大连锁药店市占率达70%左右,日本前十大药店的市占率达60%左右。相比之下,国内的药店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本次通知提出,做好门诊统筹费用审核结算。原则上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定点零售药店结算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医保结算。

开源证券认为,这一细则有望加快医保资金回流,同时也对统筹资质药房的经营周转能力等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药店经营面临更大挑战。零售药房龙头在渠道、议价能力、品种配置等方面具备优势,更能抢占处方外流资源,中小药房生存空间可能进一步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

东莞证券认为,本次通知是双通道政策后,国家医保局再次发文支持将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政策推动下,门诊统筹支付政策得到完善,进一步明确了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对于进一步加快处方外流也有重要意义,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

开源证券认为短期来看,看好2023年客流恢复及常规品种需求恢复下,客流客单共同提升促进业绩增长;2023年零售药店板块进入老店占比提升阶段,业绩增速有望提升。中长期来看,仍然看好行业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长逻辑下零售药店的成长潜力。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国家全面推动带量采购,在品种结构、处方来源等多角度推动处方外流。行业监管趋严、医保政策小幅收紧,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前行,头部药品零售企业合规经营率先受益

机构关注个股

  • 益丰药房(603939.SH):公司主要从事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日用便利品等的连锁零售业务。2012-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5.4亿元增长至153.3亿元,CAGR为29%;归母净利润由0.7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为33%。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3.48亿元(同比+22.03%),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18.34%),扣非归母净利润7.95亿元(同比+16.62%)。

  • 一心堂(002727.SZ):公司主业涵盖连锁零售、商业批发、中药研发生产、生物药材种植、加工以及医养产业,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20.25亿元,同比增长14.55%。公司凭借其资本实力和管理能力优势将成为处方药外流的主要承担者,获取增量市场,并享受品类丰富高毛利产品销售提升带来的红利。

(报告来源:开源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莞证券、华安证券、方正证券)

(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甲流大爆发!这类药掀起“抢购潮”,A股或诞生下个“以岭药业”?

万万没想到,新冠第二波没来,甲流却来了!

根据媒体报道,国内甲流进入高发期,一些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甲流,甚至冲上了热搜,相关“药品”甚至掀起了“抢购潮”。

所谓甲流,就是指甲型流感。根据权威专业人士介绍,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3天,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甲流大爆发,一类药品也掀起了“抢购潮”,不输当年的“连花清瘟”。这类药品,就是——奥司他韦

甲流大爆发,“奥司他韦”掀起“抢购潮”

奥司他韦,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体内传播以降低致病性。对于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随着甲流的大爆发,“奥司他韦”也掀起了抢购潮。根据媒体报道,甲流“神药”奥司他韦被推上风口。在某电商平台上,奥司他韦销售非常紧俏,15mg*10袋/盒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标价60元,月销量6万+。不少线下药店,也出现断货情况。

随着“甲流”冲上热搜,“奥司他韦”掀起抢购潮,市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根据一段时间复盘和深度研究后,发现“奥司他韦+抗流感”相关概念股,主要有以下7家,谁将是下个“以岭药业”?

第一家:特一药业

特一药业是国内特色中药品种龙头企业,拥有止咳宝片等特色中成药品种。其中,呼吸类产品主要包括止咳宝片、蒲地蓝消炎片、感冒灵颗粒等。

第二家:粤万年青

粤万年青是全国消炎利胆片龙头企业,感冒类产品主要有扑感片、治感灵颗粒、银菊清解片、银翘解毒合剂及羚羊感冒胶囊等。

第三家:上海凯宝

上海凯宝是国内现代中药的综合制药企业,主营产品痰热清注射液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应用于H7N9诊疗。

第四家: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是中国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公司获得瑞士罗氏制药旗下的抗流感药品禽流感治疗药物“达菲”的生产权,有权生产“中国版”的“达菲”仿制药。

第五家:科伦药业

国内大输液和抗生素中间体龙头企业,实锤有“奥司他韦”产品。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ACV203项目(奥司他韦胶囊)已获批生产。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抄底价的近义词(抄底价的意思)

下一篇:中阴线(中阴线第二天走势)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