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敞口风险彼办(外汇敞口风险)

2023-05-10 17:11分类:DMI 阅读:

 

风险敞口

指未加保护的风险,即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 指实际所承担的风险,一般与特定风险相连。风险敞口是指因债务人的违约行为所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业务余额。客户风险权重一般是由外部评级机构根据客户的资料信息加以评定的,分为0%、10%、20%、50%、100%和150%六级。

 

使用回归分析来评估风险敞口

回归法是在分析风险和构筑套期保值方案时最为流行的一种工具。它可以检验未经套期保值的企业现金流量历史数据与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根据企业的历史收益或现金流量与风险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回归来估计要素p系数。在回归模型中要素卢系数就是曲线的斜率。

根据模拟法度量风险敞口

模拟法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回归法运用的是历史数据,是一种事后检验的评估方法。对于当今变化发展相当迅速的产业来说,模拟法无疑胜于回归法。

根据情景设想来实现模拟法。运用模拟法,管理者需要在不同要素实现的基础上预测收益或现金流量。例如汇率风险,管理者需要明确说明在不同汇率下的各种情景。每一个情景设想下还要估计在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利润或现金流量的发生额,这些假设条件除了汇率变动情况以外,还包括该产业的产品需求情况、竞争对手情况和其他供应者对汇率变动的反应。

模拟法与回归法

尽管模拟法要求分析者做出更多的主观判断,对于分析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模拟法并不依赖公司过往的历史业绩来评估将来。事实上,这一点在一个持续变化的环境下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要估计通用公司的日元风险,一般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对过去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这10年间,通用公司的竞争对手——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一个公司未来的日元风险敞口不可能与其过去的风险敞口是一样的。

对根据回归模型获得的最初评估值进行调整。用模拟法分析汇率风险只需管理者估计在不同汇率情景假设下企业的未来成本和收益,并以此计算利润(或现金流量)。回归法可以为这些估计数据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同时管理者在分析时不应该局限于通过回归法得出的结果.他(或她)还可以把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竞争对手的预期反应与回归估计值结合起来分析。此外,回归法认为利润(或现金流量)与汇率变动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在现实中存在的可能性很小。管理者要通过调整以回归分析为基础的评估值来解释各因素数量关系中的非线性关系。

例如,通用公司假设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在日元小幅度升值时仍会保持其产品的美元价格不变,以此放弃部分利润来确保市场份额。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通用公司将不会从日元的小幅升值中获利。然而,如果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发现放弃美国市场是明智之举,这时通用公司就可以从中渔利了。

当日元贬值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类似的论证方法。日元贬值将利于日本汽车制造商,小幅贬值对于在美销售的日本汽车的价格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也许是因为日本的汽车制造商考虑到如果日元贬值后又大幅升值的话,他们还要被迫将价格再调升,这样做不利于汽车市场价格的稳定。可是,如果日元大幅贬值的话,将会给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他们无疑将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来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大幅削减通用公司的利润。

 

波动率——风险敞口的度量指标

公司管理者总希望用一个数字来概括风险敞口。鉴于此,标准差常常被用来概括和分析多个要素β系数组合的风险影响。计算一项投资的要素风险方差的公式为

式中,βm为要素m的要素β系数;βn为要素n的要素β系数

由要素风险而产生的现金流量或价值的波动率(即标准差)就是上述公式计算结果的平方根。

在险价值——风险敞口的度量指标

也许当今最为流行的风险敞口度量方式便是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了,它是指正常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金融参与者在给定的时间区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期望损失。例如,某项投资的头寸在下一年中有不超过1%的时间,其最大投资损失将达到1亿美元,因此一些管理者就会认为下一年的在险价值为1亿美元。

在险价值的决定因素是时间区间以及投资者主观认定的正常市场条件的标准。时间区间不同在险价值将不同。投资头寸在下一年的在险价值是1亿美元,如果把考虑的时间区间缩短,比如说一个月,那么下一个月的在险价值将明显小于下一年的在险价值。同理,如果预计市场非正常的不理想情况出现概率不超过5%,那么分析者作出的在险价值评估将低于预计市场非正常情况出现概率不超过l%的分析者所作出的评估。

当使用描述利润与损失的分布图来表示在险价值的时候,置信水平(5%或1%就是典型的决定非正常市场条件的特定极限)以及时问区间的重要性就会体现出来。

 

图表22.1表示了预计利润为零的交易在置信水平为5%时的在险价值。时间区间影响分布曲线的形状。时间区间越长,利润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正常的分布曲线也越长。这将导致点A一一曲线左翼5%区域的边界一一向左移动,从而增加了在险价值。左翼区域边界极限的改变同样也会改变在险价值,如果5%的边界向左移动到1%的边界,那么在险价值也会因此而增加。

在险价值是评价衍生金融工具或者其他证券组合的价值时度量风险的一种标准分析方法。在这一标准化的过程中也有管理机构的推动作用。1996年底,国际结算银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建议他们所监管的金融机构对某些金融活动的风险度量采用在险价值作为标准。另一种类似的方法被应用于分析现金流量风险,叫在险现金流(cash flow at risk,CAR)。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各公司企业的重视。

根据标准差估计在险价值和在险现金流

 

如果价值或现金流是正态分布的话,在险价值和在险现金流就是标准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例如,

VAT(5%置信水平=1.65σ)

式中:σ是价值的标准差。除非是现金流的标准差,否则同样地公式也适用于在险现金流(CAR)。

上述公式中的数据1.65来源于正态分布表。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表中我们发现N(-1.65)大约是0.05。从更广义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正态分布的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均值为0,标准差是σ,其概率小于P%,则可令x等于此价值或现金流,就有:N(x)=p%。因此,VAR或CAR就是 − xσ。

案例分析如何将σ转换成CAR.

在正态分布的假设下根据标准差计算CAR

在上个案例分钟中,现金流量的标准差大概是576200美元。假设现金流量是正态分布的,那么在5%的置信水平下现金流量的在险价值是多少?

答案:1.65(576200美元)=950720美元

 

利用模拟法估计在险价值在险现金流。如果要估计在险现金流,模拟法比标准差公式有更好地适用性。一直确定的要素β系数,我们就可以根据要素等式模拟现金流量,要素等式中的要素价值是通过观察给定的历史期限数据获得的。在险现金流就是平均现金流量与历史期限下的第五区间值之间的差额。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汇率避险是外贸企业当前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也是助推浙江外贸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多措并举加大汇率避险宣传和指导,推动我省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水平逐步提升。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作为浙江省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展业自律机制牵头行,积极统筹协调全省银行机构加大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做好汇率避险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水平,现将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制定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予以连载,供广大企业参阅。

实践中,依据企业业务特点、管理目标的不同,通常将汇率风险敞口认定逻辑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基于确认敞口

确认敞口是指企业根据商业合同来认定相关的外币现金流,以及受汇率波动影响的风险敞口。该类敞口广泛存在于进出口贸易、外币融资、海外重大项目等各类涉外交易。

基于确认敞口管理汇率风险适合于绝大多数涉外企业,具有以下特点:目标侧重于整体现金流风险;业务背景金额明确,可逐笔业务保值;业务背景期限明确,可精确匹配现金流的期限;对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同有一定要求,但有一定滞后性;如果不使用套期保值会计,套期保值交易可能与会计账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基于预测敞口

预测敞口是指对尚未获得商务合同但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交易,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预期未来的外汇收支,认定受汇率波动影响的风险敞口。适用于大型海外项目、生产和进出口模式比较稳定的企业。比如,某国内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生产工厂,为保证整个项目在投资回收期的收益率水平,根据预测敞口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一些大型冶炼和石化企业,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生产经营模式比较稳定,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预发生管理。

基于预测敞口管理汇率风险,需要结合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对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存在比较高的要求。具有以下特点:目标侧重于整个项目周期的利润;短期匹配较差,时间维度上更倾向于长期;对企业预算精确程度要求较高;侧重于宏观管理层面保值,而非逐笔业务保值;如果不使用套期保值会计,套期保值交易可能与会计账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基于会计敞口

会计敞口是指从会计报表角度,以资产负债的短期变动影响作为汇率风险敞口的认定依据,通常以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差额为汇率风险敞口。很多业务由于结算方式不同,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会计敞口一般滞后于实际业务和真实风险的发生。

基于会计敞口管理汇率风险,往往是次优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目标侧重于财务报表的汇兑损益;会计账面数据明确,易于获得;无需与业务部门协同,财务部门可独立管理;套期保值对冲期限受限,一般按月度进行(除非能够相对精确地预测长期的货币性资产负债差额),对冲的成本偏高;套期保值交易与会计账面数据波动可能较小。

汇率风险敞口认定逻辑

上述三种认定逻辑,皆为可行的管理方案,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结构、财务管理水平、信息化设施以及人才储备情况,综合进行选择。在一些业务形态下,采用融合的方式也是一种务实的策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014年以来,随着国内、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态势,且波动幅度逐年扩大,波动周期越发短暂。

汇率的市场化波动,无疑会对有外汇敞口的企业形成巨大挑战。商业银行有责任引导企业利用当前的重要时间窗口积累汇率避险经验,强化“风险中性”意识,协助企业尽快掌握正确的汇率避险理念与工具。

一、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难点

一是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缺乏专业的框架和人员,既存在主观上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又受到客观上企业内部流程和制度的制约。

这类企业往往在行情已经明显不利于生产经营时才开始关注汇率避险,在焦虑、恐慌以及内部压力下恐慌性入场“止损”,锁定之后经常遭遇行情反转,导致套保效果持续不佳。

二是依然有相当数量企业的管理层缺乏“风险中性”理念,将外汇套期保值视作对汇率走势的押注,并以交易盈亏来衡量财务团队套期保值管理效果,导致财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是过分关注行情走势,就是尽量避免操作衍生产品。

三是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外贸商业合同的定价稳定性和收付款现金流的确定性均有减弱。同时外汇套期保值不再局限于贸易项下,资本项下的汇率避险需求也逐渐增多,依靠简单的外汇衍生产品和机械的外汇套保思路已经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管理需求。

二、商业银行助力企业管理外汇风险

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中遇到的困境,反映出市场“风险中性”理念的缺失,这也进一步凸显了商业银行引导企业落实“风险中性”原则的重要性。

在和企业交流外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分享经济基本面、市场技术面等汇率走势分析的同时,也要着重强调“风险中性”理念,协助企业制定一套以“风险中性”为核心的汇率管理机制,运用商业银行汇率管理工具管理汇率风险,从而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否则,若依然过度依赖市场预判,并根据汇率走势变动随意调整策略,就会使套保变为投机,其结果可能是“追涨杀跌”,适得其反。

此外,随着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加快,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外汇风险管理的设计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商业银行在和企业沟通过程中需要避免机械式的单维指导,而应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避险工具和方案。

三、业务实践及案例分析

(一)更加关注财务报表“汇兑损益”科目管理

过往进出口企业外汇套期保值做法通常基于企业未来外汇收支现金流预测,在汇率达到销售或采购要求的时候锁定一定时期的远期汇率。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外贸产品定价波动性上升,影响销售利润或采购成本的要素越发复杂,企业开始难以界定自身的“成本汇率”,传统的现金流避险效果也不容易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

另一方面,在业绩承诺、股权激励等压力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越发看重财务报表账面利润的稳定性,而财务报表“汇兑损益”科目是评价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最直观的指标,也容易实现“风险中性”的财务管理效果,因此针对财务报表“汇兑损益”的外汇套期保值策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

(二)通过资产负债自然对冲,降低外汇敞口

大幅波动的外汇市场令企业产生了管理“汇兑损益”科目的强烈需求,但部分企业受制于管理层“风险中性”理念的缺失,财务团队对衍生工具的使用较为谨慎和被动。在此环境下,不少企业转而选择通过调节自身外币资产负债平衡,或调整收付款币种,从而“静态”地消除外汇风险敞口,实现套保效果的同时,无须承担衍生工具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举例说明:对出口企业,若企业外汇应收帐款余额稳定在一千万美元上下,则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一千万美元负债的方式,将财务报表外汇资产和负债敞口形成平衡,从而消除账面外汇净敞口,大幅熨平汇率波动对报表“汇兑损益”造成的冲击。

对进口企业,企业也会争取将付款币种转为人民币,或增持美元资产的方式达到同样的减小敞口的效果。

(三)结合会计周期和远期工具,管理“汇兑损益”

由于外币负债、转换收付款币种等操作会面临企业贷款额度和上下游商业议价的约束,许多时候企业不得不采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在此情况下,可推荐企业结合财务报表周期,通过短期限远期的方式规避“汇兑损益”波动风险。

多数企业财务报表汇兑损益的构成,主要为企业外汇资产或负债在不同会计周期中,根据不同的记账汇率重估计算的差额导致。银行推荐的做法是在本期记账日办理对应的远期交易,远期交易到期日为下个会计记账日,金额不超过企业下个会计记账日需要重估的外汇敞口预估,远期到期后做差额交割处理,差额交割产生的“投资损益”和“汇兑损益”形成互补,进而形成避险效果,稳定财务表现。

虽然一样会面临衍生交易盈亏,但相比于传统的“现金流”式远期避险,该策略远期期限较短,调整灵活,且可清晰表达“风险中性”的财务管理效果,投资者和管理层容易形成直观理解,因此也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

(四)丰富产品选择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也会在远期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以满足企业不同的需求。举例如下:

1。区间远期。部分企业在管理财报“汇兑损益”科目时,更加关注对极端行情的规避,同时不想操作频繁的远期差额交割。在此情况下,可推荐企业办理区间远期替代普通的远期交易。

比如A出口企业对美元/人民币在某个点位以上的波动都能承受,则可以考虑办理区间远期进行锁定。假设区间远期的下限和上限价格分别为X和X+1000pips,则到期日,若美元/人民币市场汇率低于下限价格,则企业用下限价格结汇;若美元/人民币市场汇率处于上下限区间之间,则银企双方没有结算要求,企业可用市场汇率即期结汇;若到期日美元/人民币市场汇率高于上限价格,则企业以上限价格结汇。

只要区间远期的价格下限优于或接近企业的保本汇率,则相比于普通远期,区间远期可在确保企业规避难以承受的不利行情的同时,保留了部分人民币贬值的机会收益,且一定程度降低了到期差额交割的频次。

2。买入期权。部分企业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希望保留行情波动带来的机会收益,同时内部有对应的财务预算去承担一定的对冲成本,这种情况下银行会推荐企业购买期权。

另外,对于部分资本项下的外汇套期保值,如海外并购等,面临着金额大,项目可能无法落地,以及期限不确定性等问题,这种情况下,买入期权也是比普通远期交易更为有利的选择。若采用普通远期对海外并购进行汇率避险,如果遇到收购失败的情形,远期交易将失去对应的基础资产,从而不得不做平仓处理,当中产生的损益将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相比之下,买入期权可以较好地避免这类“后遗症”。

比如A企业正在进行一笔2亿美元的海外并购项目谈判,预计6个月后签约付款,企业担心6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导致收购成本超出预算。为规避汇率风险,企业选择向银行购买6个月到期的美元对人民币看涨期权,到期时,若人民币贬值,企业即按约定的执行价格购买美元,若人民币升值,企业可用更优的市场汇率购买美元;最为重要的是,若项目谈判失败,或期限发生变化,期权到期后也不会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财务负担。

相信随着汇率的市场化波动加剧,以及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加速,市场对外汇套期保值关注度会不断上升,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专业合作伙伴,需与时俱进地提高服务能力,持续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帮助企业健全汇率避险工具和制度,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

本文源自中国货币市场

2021年2月26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落实“风险中性”理念及开展自律评估工作。会议认为,企业风险中性理念,是指企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

为此,1)企业应树立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明确汇率风险管理遵循套期保值原则。2)在选择管理工具时遵循简单适用原则,与企业自身交易团队的业务能力相匹配,避免选择过于复杂的外汇保值工具,以免因保值工具运用不当导致更大风险。3)汇率风险管理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即汇率风险表面上直接影响的是公司财务表现,实际涉及公司多个部门的集体决策,考验的是公司整体管理能力。4)汇率风险管理目标及策略的执行应坚守纪律性,不应受到主观预判的干扰,不能根据汇率变化而随意调整。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为何要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落实“风险中性”理念,这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我们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应该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维度来理解外汇市场的风险中性理念。短期视角来看,这主要是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能难以延续2020年6月以来的单边升值态势,在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剧情况下,企业应该降低押注单边升值的汇率操作,风险中性的理念有助于减少企业的汇兑损失。中期视角来看,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顺周期结售汇行为,这会放大汇率的超调,从而迫使货币政策进行适当干预,风险中性的理念有助于平抑企业的追涨杀跌,为货币政策调控国内经济留下更多空间。长期视角来看,在“三元悖论”约束下,我国作为大国,应该选择汇率的自由浮动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自由浮动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选择,但汇率制度的改革并非仅仅是人民币定价机制的改变,还需要成熟的市场参与主体,这也要求金融机构和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来应对汇率的日常波动。下面我们分别具体进行阐述:

首先,短期来看,202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难以延续2020年6月以来的单边升值态势,如果企业依然存在单边升值预期,推迟结汇甚至通过外汇衍生品来套利交易,一旦人民币汇率由升值转为贬值,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汇率损失。对于2020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主要是由于美元指数下行、基本面(国际收支)超预期改善以及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缓和。但展望2021年,推升2020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因素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其中,美元指数虽然中长周期走弱,但2021年美元指数可能难以持续走弱,不确定性增加。导致美元指数可能走强的因素:美国疫情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全民免疫,美国经济复苏超预期走强,美联储提前与市场进行taper沟通,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2021年中国经济不再全球一枝独秀,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大概率收窄,中美利差收敛,这些基本面变化会削弱人民币升值的基础;短期中美之间不确定性的缓和已经反映在人民币的升值走势中,如果没有额外的利好,如削减关税等,对人民币汇率继续升值的支撑减弱。最后,从政策意愿来看,央行通过多种渠道放松资本流出管制,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在经历持续升值后,市场将会变得敏感,一旦出现贬值压力,可能会出现快速的较大幅度的贬值,这要求企业应该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理性管理外汇风险。

其次,中期来看,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可以平抑企业的顺周期行为,避免追涨杀跌,有助于降低汇率的超调,从而减少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汇率风险管理的工作机制包括风险识别、套期保值策略制定与执行、报告与考核机制等。这要求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团队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总体风险敞口情况,熟悉不同类型的套保策略以及套保策略如何根据企业的订单变化进行动态管理,尤其是在外汇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如何去有效的执行套保方案。从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来看,我国企业的结售汇行为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也即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时,企业结售汇呈现连续逆差;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时,企业结售汇呈现连续的顺差。企业的结售汇行为与汇率的变动相互强化,这会加剧汇率的超调,如在“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快速的贬值不但没有消除贬值压力,反而进一步强化贬值预期,迫使人民银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才可以扭转持续的贬值预期。央行的货币政策同时关注内外均衡,这会制约货币政策调控国内宏观经济的空间。

图表1 银行代客结售汇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

资料来源:WIND,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

最后,长期来看,汇率自由浮动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选择,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功不仅仅是人民币定价机制的改变,还需要培育成熟的市场参与主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汇率稳定器的功能。“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中国作为大国,应该选择汇率的自由浮动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为维持汇率稳定而被迫做出的货币政策调整。自由浮动的汇率可以减缓外部的冲击,在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日趋缩减的环境下,自由浮动的汇率也可以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在自由浮动的汇率体制下,汇率走势的预测将会变得愈加困难,面对汇率日常的双向波动,企业只有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才能较好的管理外汇风险。培育成熟的市场参与主体也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可见,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从事外汇风险管理的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树立风险中性的理念。风险中性的理念要求企业不仅要建立专门管理外汇风险的专业团队,还需要建立一套外汇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第一,企业应在准确计量总体外汇风险敞口的基础之上,基于套期保值目的适当开展外汇衍生交易,不宜仅通过即期交易满足实际的结售汇需求,对外汇风险敞口不做任何风险管理;第二,开展的外汇交易方向必须与实际的收付汇方向相匹配,不能基于对汇率走势的判断开展与自身结售汇方向相反的投机性交易;第三, 开展交易的目的为出于实际套期保值的需要,不能加杠杆,总交易金额不能超出企业实际的收付汇金额;第四,在产品方面应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产品,比如远期、互换、简单欧式期权及组合,等等,不宜过度开展结构复杂、难以定价的复杂衍生产品。最后,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的结果是将风险敞口的损益与衍生工具的损益加总,对加总后的结果再进行评价,而非将远期锁汇汇率与到期日即期汇率做比较,以此来考评套保是“亏”还是“赚”。

在风险中性的理念下,金融机构也将大有作为。首先,金融机构作为外汇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更应该提高专业技能,在风险中性的理念下,依赖扎实的专业能力为企业制定合适的套期保值策略,提高外汇市场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其次,及时的与企业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包括事前向企业传达风险中性的理念和内涵,针对企业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让企业不能只看到衍生品组合的好处,而忽略或低估了衍生品组合潜在的成本及风险。当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及时与投资人沟通应对方案,避免追涨杀跌。最后,金融机构应该坚持客观、中性的态度,不能凭借专业技能发现的投机套利机会来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应该和企业一起秉持风险中性态度,不断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避险业务行稳致远。

(作者夏秋供职于平安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郭子睿就职于平安证券研究所,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人工智能概念股票(雄安人工智能概念股)

下一篇:孵化基金推荐(孵化基金合同)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