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h股审批流程(寒锐钴业h股)

2023-06-24 23:55分类:短线技巧 阅读:

(一)概述

如果该公司在香港直接上市,则称为“H股上市”,其实质性特征在于:在内地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直接在香港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

大致可以分类为以下一些基本模式:1.国内企业香港上市;2.部分上市公司“A+H”的两地上市(可能分先后顺序);3.部分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4.新三板公司在香港上市等。

(二)最简单模式下的国内企业香港上市

也即部分内地企业(非内地上市公司)通过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审批,进行境外上市。存在的现实问题即内地原有股东股份无法在香港市场全流通。

(三)“A+H”的两地上市

另外,“A+H”的两地上市案例也已屡见不鲜。A和H分别是A股和H股的简称,“A+H”上市公司指同时或先后在内地发行A股、在香港发行H股的上市公司。

在时间步骤上,出于不同的历史周期,有不同的次序。A+H同步、先A+后H、先H后A。

(四)A股公司分拆资产到香港上市

近年来,多家知名A股上市公司先后将子公司分拆到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此举不仅拓宽了上市公司的境外融资平台,解决了外汇资金的问题,也不同程度上提升了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估值。

2017年,杉杉股份(600884.SH)、复星医药(600196.SH)、交通银行(601328.SH)等上市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在香港上市,长江证券(000783.SZ)、海通证券(600837.SH)等上市公司也公告了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的计划。2018年1月30日,中国平安(601318.SH)旗下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将于近期上市。据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和平安医疗健康管理等子公司等也正筹划香港上市。

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路径:

(1)重组下属内地子公司并将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内地股份公司申请在香港联交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

(2)下属境外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以“红筹”模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具体分拆应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进行。

(五)H股全流通

2018年4月20日,证监会在每周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H股全流通试点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联想控股成为首家入选试点的公司。确认首家试点企业,当然是对解决“H股全流通”问题的实质性推进。但是,这距离真正实现“H股全流通”的终极理想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从现实情况来看,H股也的确不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首选上市模式。

言“资”有理是毕马威中国专为关注香港资本市场的读者而设的微信专栏。本专栏将定期为各位带来香港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分析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分享我们对市场上一些热门话题的观点。本期我们将与读者探讨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新规正式落地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将面临哪些新变化。

本期内容

✓境外上市新规正式重磅落地,H股与红筹均将面临境内备案管理要求,同样纳入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范围

✓为反映境外上市新规变化,香港联交所亦迅速刊发咨询文件,拟对《上市规则》作出相应修订

✓新规落地为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更加透明、更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同时,备案沟通机制的推行也为发行人建立了更为便利的咨询沟通渠道

✓处于赴港上市进程中的境内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过渡期”的不同安排,合理规划上市申请与境内备案的时间表,制定最适合企业发展与融资需求的上市路径与节奏

一、境外上市新规正式落地

2023年2月17日,在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新规征求意见稿1的一年多后,中国证监会在全面总结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和吸纳市场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终于重磅出台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相关制度规则,包括《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和5项配套指引,同时亦对过渡期的备案管理安排发出了通知(以下合称《境外上市新规》)。

此次正式出台的备案管理制度基本沿袭了征求意见稿的订立初衷与制度精神,并进一步完善了负面清单、划定了监管范围、明确了备案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证监会此次专门建立了备案沟通机制,为境内企业打开了备案前与备案中的咨询沟通渠道,若对备案相关问题存在疑问,企业可以遵循新规的指引和要求,于提交备案材料之前主动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预沟通。这一备案沟通机制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所”)一直以来所鼓励的“首次公开招股前查询”(即企业可以在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之前,就存疑事项寻求联交所非正式及保密的指引)异曲同工,有助于上市申请人预先就不确定事项进行澄清,以便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境外上市新规》将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打造更为统一、规范、透明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全覆盖的备案管理也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另一方面,联交所也对此次新规落地迅速作出响应,于2023年2月24日刊发咨询文件,建议根据中国内地监管新规修订《上市规则》以及其他有关中国发行人的条文修订,包括删除反映《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1994年发布,2023年随着《境外上市新规》的施行而废止)规定的条文,以及因应备案新规而修订有关新上市申请提交文件的规定。

本期我们将聚焦正在或计划谋求香港上市的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新规》下将会面临哪些新变化。

二、全面备案管理的新要求

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我们曾在《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新规对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影响》一文中向读者介绍了赴港上市的“H股架构”与“红筹架构”。随着《境外上市新规》的落地实施,境内企业无论是“H股架构”赴港上市(直接境外发行上市),抑或“红筹架构”赴港上市(间接境外发行上市),都将同样面临备案要求、同样纳入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范围。也即是说,“H股架构”此前申请“大小路条”的行政许可制度将由备案制度全面替代,“红筹架构”则较之前多了一道“境内备案”流程。

两种上市路径下,《境外上市新规》针对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有关要点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在全面备案管理制度落地后,H股和红筹在监管层面趋于统一。此外,境内企业赴港上市在发行对象、币种等方面的限制被进一步放宽,只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境内企业的香港上市之旅将变得更为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上市活动作出相应安排。

注:《境外上市新规》对“境内企业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认定做出了详细规定,对于上市集团范围内存在境内运营实体的发行人,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收入、利润、资产占比、高管人员的构成以及业务经营地,认定是否应属备案范围。对此认定存在疑问的,应及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预沟通,以免因未履行备案程序而被采取监管措施。

按照《境外上市新规》的有关规定,赴港上市的境内企业在监管方面涉及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此外,若境内企业涉及网络/数据等安全审查的,需要在提交上市申请之前依法履行相关安全审查程序。在备案过程中,境内企业若可能存在触及境外上市红线的情形的,中国证监会还可以征求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意见,征求意见的时间不计入备案时限。

另一方面,从香港上市流程的角度来看,此前《上市规则》明确要求在境内注册成立的发行人(即采用“H股架构”的发行人)须在聆讯前提交中国证监会批准其上市的批准文件,对采用“红筹架构”的发行人则无此规定。而随着全面备案管理制度的推行实施,联交所也建议对《上市规则》进行更新。根据联交所的咨询文件,如果上市申请人(不论是在中国境内还是其他司法权区注册成立)需要就其于联交所申请上市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则须在预计的聆讯日期至少4个工作日之前提交由中国证监会发出的确认申请人完成备案程序的通知书,也即是说,完成备案会成为联交所安排聆讯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无论境内发行人采用“H股架构”还是“红筹架构”。

整体来说,全面备案管理制度下,境内企业赴港上市的境内监管流程变得更加透明且更可预期,但具体所需时间仍取决于发行人的备案情况,如果发行人充分了解备案要求(必要时可利用备案沟通机制提前澄清存疑问题)、确保备案材料完备清晰,将有利于备案流程的顺利推进,减少因补充材料而耗费的时间。从境外监管流程来看,根据以往“红筹架构”发行人的经验,联交所聆讯前的审核时间通常需要2-3个月(联交所致力于将审核时间控制在40个工作日),但从递交上市申请直至安排聆讯的整体时间会受多方面影响,除了聆讯前审核过程,也包括市场条件等非可控因素以及发行人因应市场或业绩情况调整自身的上市步伐等。

三、过渡期内的有关安排

《境外上市新规》于2023年2月17日发布,并于2023年3月31日起正式施行,与之对应的,中国证监会于2月17日起开始接收备案沟通申请,于3月31日起开始接收备案申请。为保障备案管理的平稳有序推进,中国证监会对《境外上市新规》的落地实施也作出了“过渡期”的有关安排。基于此,我们分别针对H股与红筹总结整理了以下过渡期安排示意图,与读者共同探讨《境外上市新规》对目前处于不同上市阶段的赴港上市申请人的具体影响。

按照《境外上市新规》的有关规定,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在境外发行上市的境内企业,视为“存量企业”,无需就该境外发行上市进行备案。而对于正处境外发行上市申请过程或准备阶段的境内企业而言,则需视其具体情况来考虑新规对其上市时间安排的影响:

对于以“H股架构”直接赴港上市的境内企业而言——

在原有的监管规定下,境内企业需要向中国证监会递交行政许可申请,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受理通知(俗称为“小路条”)之后,方可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俗称“交表”),进一步地,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核准文件(俗称为“大路条”)之后,方可进行上市聆讯,聆讯通过后可安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境外上市新规》出台后:

已获取“小路条”的境内企业,中国证监会在3月31日之前会继续推进相关行政许可工作,若3月31日前顺利获批“大路条”,则可在“大路条”的有效期(12个月)内继续推进上市进程,无需进行额外备案。相反,若3月31日前未取得“大路条”,或虽取得了“大路条”,但未在有效期内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则需按要求备案;

尚未获取“小路条”的境内企业,已无法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境外上市行政许可,3月31日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安排交表时间,并需要在交表后的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

对于以“红筹架构”间接赴港上市的境内企业而言——

3月31日前已经交表且已通过聆讯的企业,亦被视为“存量企业”,将拥有6个月的“过渡期”,即如果可以在9月30日之前在港交所完成上市发行,则无需进行额外备案;但如果9月30日之前需要重新聆讯(上市委员会可以根据个案情况进行重新聆讯,比如聆讯过后因业绩期更新而出现重大事项或问题)或未完成发行上市的,则需按要求备案。此前,有些企业在通过聆讯之后,可能出于市场因素等方面的考虑决定押后发行时间。新规出台后,企业需要对此作出综合考量,若想在9月30日前尽快完成上市进程,或需针对发行价格与规模进行适当调整,而若想等待高市值的最佳上市窗口期,则要提前做好可能需要的备案准备;

3月31日前已经交表但尚未通过聆讯的企业,中国证监会并未明确要求提交备案时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提交备案的时点,但需要在上市前完成备案。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境外上市新规》的有关规定,最理想情况也需20个工作日方可办结备案,因此有关企业需要提前考虑备案时间对发行上市时点的影响,提前合理规划提交备案的时间,同时充分利用备案沟通机制,在新规允许的范围内,就备案相关疑虑提前与中国证监会进行预沟通,以便顺利推进备案工作;

3月31日前未能交表的企业,则需要在未来交表后的3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备案。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境外上市过程中是否经过“备案”流程,境外上市后若涉及再融资(如在同一境外市场发行可转债、优先股等)等备案事项时仍需按照《境外上市新规》要求进行备案。

四、境内企业赴港上市的近期考虑

《境外上市新规》旨在提供更透明、更便利、更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引导境内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大前提下,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备案沟通机制的建立施行及其与联交所“首次公开招股前查询”程序的结合,更是为上市申请人按需与境内、境外监管开展积极有效沟通提供了便利。此外,除了对境内企业首次境外发行上市提出了清晰完善的备案管理要求之外,《境外上市新规》对于此前H股和红筹备受关注的两个领域——即H股下的“全流通”问题与红筹下的“VIE架构”问题——亦作出了相关规定或说明。最后,联交所对于此次备案新规也快速作出响应,建议因应新规变化而对《上市规则》进行修订。这些举措与安排都为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持和良好契机。

然而,在具体的上市筹划中,有赴港上市计划的境内企业需将全面备案管理制度纳入考虑,充分利用“过渡期”的不同安排,合理规划上市申请与境内备案的时间表,制定最适合企业发展与融资需求的上市路径与节奏。同时合理利用备案沟通机制,提早就备案相关疑虑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预沟通,降低备案程序中的不确定性,顺利推进上市进程。

 

 


【1】即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于2021年12月2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3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相关联。毕马威国际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寒锐钴业公告,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因素,综合考虑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关事项。

截至2022年6月30日收盘,寒锐钴业(300618)报收于57.92元,上涨0.5%,换手率1.76%,成交量4.8万手,成交额2.79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80.1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58.9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21.18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4164.9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3.98万,融券余额减少。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寒锐钴业(30061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可能存在风险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评级范围:0 ~ 5星,最高5星)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79.41。

寒锐钴业主营业务: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董事长为梁杰。

重仓寒锐钴业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嘉实产业先锋混合A,目前规模为13.45亿元,最新净值1.0256(6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92%,近一年下跌11.61%。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姚志鹏。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格隆汇6月30日丨寒锐钴业(300618.SZ)公布,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相关事项的议案》。基于当前资本市场的环境变化因素,综合考虑公司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经公司审慎分析和论证,公司将终止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事项。

本文源自格隆汇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边缘计算概念股有哪些(边缘计算概念股)

下一篇:地沟油概念股(国内油改概念股龙头一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