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健康中国 概念股(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

2023-04-10 00:19分类:股票术语 阅读:

分析师建议长期关注行业独特、业绩改善预期确定性强的个股

昨天,受上周末央行“双降”以及外围股市大涨等利好消息的刺激,沪深股市大盘高开,扛大旗的是“美丽中国”概念股。而国庆长假后,一直带领大盘持续反弹的“健康中国”概念股,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健康元等个股继续封涨停,而百大集团、华业资本、宜华健康等个股长阴收盘,其中宜华健康跌幅达5.89%。金盈达投资总监倪松认为,“健康中国”有望被正在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写入“十三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不会像前段时间反弹行情中“王的女人”概念一样昙花一现。未来数年内,“健康中国”概念股还会反复受到市场关注,因此,只要投资者所选的个股质地不错,短期被套不足为虑。

行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日K线组合图显示,在9月份的行情中,医药医疗、生物化学制药、互联网医疗等概念股走势不温不火。然而国庆长假后,“健康中国”异军突起,所涉概念股不少涨幅在30%以上,少数个股涨幅超50%,个别的翻番。如百大集团9月15日盘中创下8.58元的今年新低后,10月24日以涨停报收入17.11元, 22个交易日实现翻倍。华邦颖泰、华业资本等近百只所涉概念股反弹幅度超50%。

多名业内分析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健康中国”写入“十三五”上升为国家战略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一旦落定,国家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产值蛋糕有望突破10万亿市场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大健康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 因此“健康中国”战略规划落地并推进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以及大健康产业将进入蓬勃发展期。就细分领域而言,生物医药、养老产业及互联网医疗等为首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受预期利好的刺激,上周三起,医疗服务、养老产业及互联网医疗等三行业上演了强劲上涨行情,10月24日,两市200余只个股涨停,所涉“健康中国”概念股就达46只,接近两市涨停个股的四分之一。所涉个股的细分行业包括养老,如凤凰股份、华业资本、宜华健康;生物制药个股中的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华东医药、片仔癀、人福医药、众生药业,互联网医疗及服务个股海虹控股等。

坚决回避绩差股

昨天虽然“健康中国”概念股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不少个股长阴收盘,但接受采访的多名分析师均认为,“健康中国”概念不会像以往市场炒作概念,因为“健康中国”有内容、有前途、有“钱景”,不纯粹是概念炒作,更为可靠的是,“健康中国”的大多数个股均有业绩支撑。同花顺数据显示,至目前近200家相关个股进行了前三季报业绩预披露,只有不到两成的个股出现了亏损,在所有行业板块中,业绩相对比较稳定。

国海证券的一名分析师认为,针对“健康中国”板块的操作,投资者的选股思路以产业趋势向上、属于行业龙头地位、主业快速增长、比较合理的市盈率与市净率指标等四个维度进行。这名分析师称,按此标准,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华东医药、片仔癀等,以及前三季报业绩业绩增长出色的海翔药业(增长了54倍),投资者可重点跟踪。

此外,医药电商平台、网络医院如九州通、嘉事堂、一心堂、白云山等也应重点关注,九州通旗下电商平台好药师与腾讯公司合作,为全国首家开通微信购药平台类上市公司。白云山与阿里健康共同探索药品O2O销售模式,并基于阿里的大健康数据,共同打造“未来医院”,概念独特,又有靓丽的业绩作支撑。对于海虹控股,业绩长期在低位或亏损边缘徘徊的个股,投资者最好回避,若参与,须快进快出。

 

“健康中国”战略已酝酿多年,目前医疗服务行业供不应求,增长空间巨大。有机构预计“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市场规模。分析人士表示,2000年以来国内年诊疗人次增长超2倍,近年来增速也一直保持在8%-10%左右。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精神压力和医保等原因,医疗行业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万亿元提升到8万亿元,也就是说每年要增长20%以上,行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轻松掌握最新大盘及个股资讯,关注睿文分析微信号:RW11163 可复制搜索

在此建议:如果你想跟我一起交流更多股市操作方法,以及个股交流请按微信号搜索关注。

 

王炳栋/供图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郑燕康教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指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和政策的实施,为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的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改革构建好了制度框架。当前,我国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仍然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如卫生费用增长较快、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堪忧及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情况增多等,亟需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执行力度,尽快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打造一个领先的“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当前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领域仍然存在突出问题

第一,全国卫生总费用快速攀升。2013~201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3.1万亿元增长到5.9万亿元,六年增长了90%,年均增长10.9%;卫生总费用与GDP的百分比从5.56%攀升至6.42%;人均卫生费用从2327元增长至4237元,尤其新农合缴费标准从70元/年增长至250元/人(2019年),接近农民承受能力的上限。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形,我国医保基金支出增速已经显著大于收入增速。在此背景下,我国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医保基金运行风险加剧,多个省份的统筹基金结存偏离“满足6至9个月支付需求”的红线。

第二,我国整体居民健康水平堪忧。一是癌症等大病正在成为城乡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癌症中心的《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增长分别3.9%和2.5%,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每年用于恶性肿瘤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超过2200亿元。我国癌症患病率处于国际中等偏上水平。二是慢性非传染病问题突出。目前,全国已经确诊的慢病患者约2.6亿人,每年还以8.9%的速度递增。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三是青少年的肥胖病、近视、运动能力等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及格率仍远高于发达国家。《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显示,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能力、柔韧性、灵敏协调性等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四是全民亚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我国“亚健康”人数超过6亿人。亚健康危害极大,最直接的后果是降低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甚至引发精神或机体的疾患;易导致大多数慢性疾病,并影响健康寿命,造成早衰甚至是突发急症导致英年早逝,必须加强健康管理。

第三,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增多,影响全面脱贫进程。我国正在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目标。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均在42%以上;患病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年龄在15~59岁占农村贫困人口的40%以上,这些主要劳动力患病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病交加境地。如果不能从源头预防大病、慢性病发生,不能有效提升全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健康水平,我国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全面脱贫问题。

我国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相关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目前我国公立医疗结构还没有真正落实“以预防为主”方针,仍然“重医疗轻预防”,“重后端轻前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卫生总费用都花在医院治疗环节上,有报告指出,中国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花掉了接近一辈子储蓄,这些钱花在了对疾病的治疗上。导致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公立医疗机构存在过度商业化倾向,使其存在强烈的创收动力和考核激励,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又导致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机构没有动力将人财物投入到投入产出率较低的预防环节。

第二,我国没有建立起覆盖全民的体检体系和前期预防机制。我国除了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职工建立了定期体检机制外,其他城镇居民以及广大农村居民、农民工都没有形成定期体检、提前预防的习惯,广大农村地区也没有建立起公共性的体检系统,同时,多数农村居民、农民工等没有进行商业体检机构的VIP体检、做全面筛查的经济能力。

第三,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人群的后期治疗,导致医疗费用支出激增。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通常人生70%的医疗花费在65岁以后。实证数据表明,上海老龄人口占用了50%以上医疗资源,预计2030年将占据80%。截至2018年底,中国65周岁以上人口达到1.67亿人(同比增长5.22%),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9%,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可能会超过4亿人,老龄化率超过30%,均为世界第一。严重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庞大的老龄人群,导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急剧攀升。

政策建议

党和国家已经制定了“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决定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如果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为解决非传染性疾病问题加大行动力度,每投入1美元就将在增加就业、提高生产率以及延长寿命方面为社会带来至少7美元的回报。目前,日本、荷兰、美国等国已经实施了健康管理,将卫生工作中心向前端的预防环节转移,效果显著。鉴于此,建议国家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实施“两步走”,促进从“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的转变。目前我国“以治疗为主”的健康格局涉及诸多利益,直接从“以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难度极大。因此,建议采取“两步走”策略:第一步,从“治疗为主”逐渐转向“预防、医疗并重”;第二步,从“预防、医疗并重”转向“以预防为主、健康管理为先”。最终实现健康工作重心的前移。通过增量改革的方式,不触动原有利益格局,有利于顺利开展制度变革。

第二,扩大现有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的试点。清华大学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跨学科的校级研究机构“清华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航天员、运动员进行健康管理。该机构根据25年中国人的健康管理实践和健康数据积累,研创了基于健康管理设备和云计算、大数据的国际领先的科学化智慧健康管理系统,且具有成本低、绿色、广覆盖等特点,目前正在北京平谷大华山镇、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南怀化等地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对北京平谷大华山镇纳入试点居民的跟踪研究发现,该样本2018~2019年的医保支出、自费支出分别下降了21.1%和17.7%,效果显著。建议国家将这一模式作为试点予以扶持,条件成熟之时向全国推广,并争取通过10年推广,形成覆盖全国全民、领先的国民健康管理体系。

第三,将居民健康体检纳入各类医保。目前我国各类医保中都不包括健康体检,主要原因在于VIP类体检费用高,个人和医保基金都难以承担全民进行健康体检。科学化智慧健康管理系统,早期、全面、经济、科学、快速、绿色,精准,人均体检费用比原来传统体检可节省2/3以上,完全可以为医保基金承受;同时,癌症通过前移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因此,建议将这套科学化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的国民健康体检在试点区域试行纳入城乡公费、居民、职工、新农合等医保,待时机成熟之后,将我国全部国民的健康体检纳入医保。

中国网: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健康中国已经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五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五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顾晋:在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95%以上的人群都有基本的医疗保险,这个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很了不起的工作。再一个是在医改方面推进的措施,比如说取消药品加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老百姓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看病越来越方便。

凌锋:这十年来,中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在逐年增加对医疗的投资,从百分之三点几到现在将近5%的投资。我走访了很多县医院,它们在建设和硬件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

王励勤:近年来,群体体育蓬勃发展,这也源于大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水平。全民健身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新时尚,同时也上升为国家战略。

方来英:我国的卫生绩效指标,随着十年来的改革进程,一直在发展。比如我们现在人均期望寿命、人均费用支出、孕产妇死亡率,包括婴幼儿的死亡率都有很大的变化,它们都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家在健康中国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

中国网: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凝聚着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心中,理想的健康中国又是什么样的呢?

凌锋:我觉得健康中国的定义应该是人人享有健康,人人都有健康权利。在医疗中也应该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获得治疗的权利。

顾晋:我觉得健康中国的最高境界就是老百姓看病特别方便,而且报销的制度特别完善,让我们的医生在职业当中能够很有尊严地为病人服务。病人对我们的服务也满意,而且我们有非常和谐的医患关系。

翁国星:我很期望,不单单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人们机能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两个都要实现,这才是我们期望的健康中国。

中国网:未来十几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把设计图变成施工图,让健康中国从梦想走进现实呢?

翁国星:针对重大疾病的保障还要加大力度。因为大病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贫困人口的将近40%,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去解决这个问题。

张伯礼:中药在健康中国当中,要在养生保健治未病过程当中发挥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当中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以后的康复之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把两者的优势发挥出来,优势互补,来解决疾病防治的问题。

方来英:无论健康中国还是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们一定要眼睛向下,一定要看到基层。

顾晋:社区的服务中心是一个医疗机构,但是这样的医疗机构实际上在医疗资源上的配置是完全不平衡的。社区和三级医院之间要建立信息化的联系。只有信息化的联系,才能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

凌锋:我所到之处普遍反映的是人才的匮乏。所以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其实是保障医疗健康的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人员,没有足够优秀的医务人员,那你有再好的设备、再好的物质条件和硬件都没有用。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人。

中国网:“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到2020年,当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候,中国将实现百分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向善向上,国家必将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记者:佟静;摄像:王一辰;后期:杨掬;技术支持:董超;主编:郑海滨)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现货交易入门技巧(现货交易骗局)

下一篇:沪港深500成分股(沪港通概念股一览)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