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学习网

如何学炒股,入门炒股,股票入门,股票怎么玩,学习炒股网,股票技术,股票知识学习 - - 股票知识网!

对冲成本的意思(质量对冲成本)

2023-04-09 16:01分类:跟庄技巧 阅读:

来源:国投安信期货

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基差择时和对冲比率一直是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从近年情况来看,股指期货在经历了深度贴水和基差中枢回归等周期后,对于基差走势的判断更依赖于中长期的基本面视角。同时由于套保方在持仓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流动性的条件,移仓周期内可以选择的展期时间点并不多,另外通过把移仓分配到多个交易日也可以相对减少短期价差波动的风险。对冲比率的研究则更关注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率和对冲成本的控制。通过对金融期货的期现时间序列进行检验,我们发现国债期货由于现货标的的特殊性,其最廉可交割券的切换和持有成本的存在,使得期现走势并不符合协整性的要求。然而即便是对于股指这样期现相对应的品种,走势仍然存在背离的情形。因此如何合理的运用套保比率和展期方法来有效对冲风险并减少成本是每个经济周期内都值得考量的问题。

套期保值的比率决定了投资组合整体风险暴露的程度,净多空仓位都会影响组合波动和收益表现。由于期现的联动反映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静态套期保值的结果包含有偏估计,动态套期保值也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理论上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解决了数据异方差问题对于套期保值比率的影响,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进。本文以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进行实证分析,中证1000合约由于数据较少没有被纳入测算。通过OLS、VAR、ECM和GARCH模型计算出套期保值比例;根据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以及套保比例,评估净值曲线,同时选取多个指标评估净值曲线的表现,进而找到不同品种的最优模型。

从三大股指合约的套保效果来看,OLS方法在IF和IC上表现较差,与基准策略基本持平,而在IH上测试显示相对更好。其他三个统计模型均要优于基准策略,且计算的数值相对也比较接近,这与回归多项式的原理有一定关系。对于IH合约而言,VAR模型相对更优;对于IC合约,三个方法差异并不显著,GARCH方法相对更好。

此外,本文还将测试展期日对组合净值表现的影响,选取当月合约到期日前1-15天作为移仓日,观察净值变化情况,选择较优的移仓日。套期保值比率调整的周期也是动态套期保值中重要的一环,周期的调整会结合市场实际的情况进行多个周期的检验,进而寻找较为适宜的调整频率。我们先假设套保比例为1,选择股指期货合约到期前1-15天。从移仓单日最大亏损、移仓累计收益和年化收益率等进行评价,对回测区间的期指合约的移仓日期进行设置。

统计模型-套保比率

套期保值比例可以通过统计回归模型得到。常用的统计模型有OLS、VAR、ECM和M-GARCH模型。本文通过OLS、VAR、ECM和GARCH模型求出套保比例进行比较。

2.1OLS回归模型

OLS是最为基础的统计回归模型。OLS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为误差序列同方差且无相关性,即:

当上述条件不满足时,模型回归的结果是有偏的。

现货收益和期货收益的OLS回归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Rs,t为t时间现货的收益,Rf,t为t时间期货的收益。

在该模型中,回归系数β即为套保比例。

2.2VAR模型

对于经济变量来说,序列往往存在自相关性。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提出解决了序列自相关问题。现货收益和期货收益的VAR模型如下式所示:

其中,εs,t和εf,t分别为现货收益和期货收益回归的误差序列,各项均服从正态分布;n为自回归滞后阶数。在VAR模型中,套期保值比例为:

根据VAR模型回归结果的AIC值变化,我们设置最大滞后阶数为3。

2.3ECM模型

对于非平稳的序列来说,OLS和VAR模型不再适用。为解释存在协整关系的序列,即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我们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误差修正项,建立ECM模型:

其中:

St-1为现货在t-1时刻的价格,Ft-1为期货在t-1时刻的价格。

该模型得到的套期保值比例为:

2.4GARCH模型

针对残差项,上述三个模型均假设残差项为同方差,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时间序列存在残差项异方差的问题,因此GARCH模型被提出。具体模型如下:

最优套期保值比例为:

我们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的历史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用合约到期前1年的交易数据(252天)来确定套保比例。在选取合约到期前10天作为股指期货移仓日,并且期货合约杠杆为1的条件下,所选取的股指期货在OLS、VAR、ECM和GARCH模型下套期保值组合的净值表现如附表所示。

接下来,我们通过以下五个指标来评估套保组合的净值表现:移仓单日最大亏损、移仓累计收益、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率和夏普率。对于标的沪深300、中证500和上证50股指期货,在四个模型下的套保组合的净值表现分别与基准策略,即市值对冲方法进行比较。

通过对不同套期保值方法的比较,统计模型计算的套保比率在不断上升,头寸敞口也在不断缩小,这与近年来期指市场的参与结构的完善,贴水中枢的收敛都有一定关联。从三大股指合约的套保效果来看,OLS方法在IF和IC上表现较差,与基准策略基本持平,在IH上测试显示相对更好。其他三个统计模型均要优于基准策略,且计算的数值相对也比较接近,这与回归多项式的原理有一定关系。对于IH合约而言,VAR模型相对更优;对于IC合约,三个方法差异并不显著,GARCH方法相对更好。由于套保比率原本就是在风险敞口方面的调整,对于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改变并不显著,但是对于波动率的降低仍然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在面临不利的移仓区间内,合理套保头寸能够降低7%的当期对冲成本。

本文源自金融界

摘要

一、2022年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回顾

2022年以来,宏观经济压力陡升,三驾马车消费、出口和投资均受较大负面扰动。消费在此起彼伏的疫情以及地产衰退影响下大幅走弱;进出口方面,伴随海外无限QE的终结以及欧美逐步进入超级加息周期,海外需求转弱使得出口在2022年开始下滑;投资方面几乎全依赖财政发力,宽信用路径仍不畅。

国内来看,除加息预期影响外,上半年疫情发酵和地产暴雷全面压制权益资产,股票市场在四月和十月筑出双底,随后在各类复苏政策刺激下开启反弹;债券市场则在资产荒加持下上半年持续走强,但疫情松绑之后遭遇理财赎回潮大幅回调。

二、重大政策及事件分析

影响2023年资本市场的重大政策和事件主要包括二十大顶层设计、防疫政策转向、地产和平台经济再扶持以及海外衰退等方面。

其中,二十大确立了发展与安全的主题,指明了未来十数年经济发展的改革方向以及长期高景气方向;防疫政策和地产扶持等政策则主要致力于解决当下信心不足的问题,防疫政策转松彻底激活市场活力,地产扶持和再提平台经济则致力于在新兴经济体量不足的当下通过给老经济模式活血来保住基本盘,争取扭转内外双弱的局面;海外方面,加息预期逐步趋缓,缩表后的衰退预期开始发酵,对国内的影响也从资本账户层面的美元抽血向经常账户的外需下滑转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对各类市场形成扰动;此外,通胀削减法案、欧美对俄原油制裁、半导体等新兴行业的相关限制性措施仍将对全球市场形成持续冲击,国际环境的竞争成分和博弈成分在2023年仍将较强。

三、2023年投资展望

(一)国内债券市场展望:强预期弱现实环境下预计以震荡为主

整体上,在信用可控的前提下前期收益率上行过快的券种配置性价比将逐步凸显,但需考虑政策刺激的脉冲窗口以及外部衰退趋势,把握好配置节奏。

(二)美国债券市场展望:通胀维持高位叠加衰退预期赔率较高

美联储偏鹰的政策以及后期加息预期已经逐步被市场提前反映,美债收益率大概率在2023年震荡走低,但拐点有赖于对衰退情况的判断,整体预计下半年美国债券收益率在降息预期下将进入下行阶段。

(三)A股市场展望:政策利好驱动中国资产估值修复

展望2023,港股和A股相对乐观。首先,便宜才是硬道理,2022年内外压力下估值指标已经回到历史底部区间,当前位置长周期赔率价值已经凸显;其次,压制市场的三座大山美元加息、疫情政策和地产危机大部分已经彻底翻转,国内稳经济政策将刺激盈利和权益市场流动性逐步改善。

(四)港股和中概股展望:资金回流和景气改善双轮驱动

港股的两大宏观压制因素都将好转,2023年港股整体有望迎来行情修复。港股多是内地企业,其业绩跟随国内,而流动性跟随美国,投资者以海外为主。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小幅改善,美联储将结束本轮加息,在当前低估值状态下,业绩和流动性的双重改善将带动港股有所好转。

(五)美股展望:加息叠加衰退,需等待货币政策转向

2023年上半年,加息周期预期结束,但美国的利率水平仍处于高位,对美股仍难以形成正面支撑,同时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股将震荡。下半年,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且经济衰退的风险落地,美股将重新走牛。

(六)大宗商品市场展望:美元磨顶与全球衰退预期下震荡加剧

展望2023年,海外经济周期和中国周期出现错配,海外衰退预期持续抬头,中国经济在疫情放松下步入缓复苏周期,商品周期难言结束,大概率各品种走势转向供需驱动演绎分化,而非结构性短缺下的趋势周期。

(七)公募REITs市场展望:关注资产自身核心驱动因素

一级市场,预计2023年每月以2-3只发行速度进行,年底预计在50~60只,发行规模或将达到2000亿元,覆盖保租房、新能源、新基建、产业园等多个新旧试点行业;二级市场,2023年主要关注三大影响投资的因素:经济阶段复苏、扩募落地、微观产品账户扰动。

(八)外汇市场展望:美元弱势整理,人民币整体开始转强

随着加息预期趋缓,美元最强势的阶段已经过去,后续将持续震荡,对应人民币已经企稳,待各国央行加息逐步趋缓后,后续汇率的强弱需要重点关注各国经济复苏情况。短期来看,疫情和稳经济政策已经开始推升人民币汇率走强,但长期仍需要关注复苏逻辑的兑现。

四、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五、策略配置建议

2022年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回顾

(一)宏观经济:疫情扰动,内外交困,风险偏好极度收缩

2022年以来,宏观经济压力陡升,消费、出口和投资均受较大负面扰动。消费在此起彼伏的疫情以及地产衰退影响下大幅走弱;进出口方面,海外需求转弱使得出口在2022年开始下滑;投资方面几乎全依赖财政发力,宽信用路径仍不畅。

1. 消费数据持续走弱

受多点连续疫情爆发影响,2022年全年消费持续走弱。4月上海疫情封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文简称“社零”)当月同比下滑11.1%,为202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10月由于多地疫情爆发,社零同比持续负增长,11月同比降幅-5.9%。疫情影响居民就业和收入,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3%~6.1%高位波动,居民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增速也持续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同步降至历史低位。

图1-1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2.全球需求走弱,导致出口乏力

2022年下半年出口增速转负,外需开始掉头向下。2022年1-7月出口增速基本保持10%以上,但将出口量价拆分,2022年上半年出口高增速主要依赖于出口价格增长的拉动。下半年随着欧美加息步伐的加快,全球需求回落,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美国制造业PMI在11月进入到收缩区间,美国个人储蓄存款已回落到疫情前水平,其房地产市场新屋开工数出现下降,需求逐步减弱;欧元区制造业PMI也已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下。我国出口增速与欧美需求高度相关,故我国8-11月出口增速快速下滑,至11月的-8.9%。在欧美面临经济衰退的预期下,出口在2023年将受到持续压制。

图1-2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3.投资极度依赖财政发力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虽然相对坚挺,但以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稳经济主力能否激活需求仍然有待观察。2022年基建保持高增,前11月广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11.65%。财政资金、专项债、两批政策性开发性工具7400亿元等托底基建资金端,使得2022年基建投资不断加速。

图1-3基建投资高增、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4.地产寒冬,宽信用渠道不畅

2022年上半年房企资金链严重承压,悲观预期和资金压力约束下拿地数据塌方,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强力调控叠加疫情的冲击,房企过去1年持续出现现金流、项目停工等问题,影响了居民对期房的信心,从而使得地产景气度持续走低,其中截止2022年11月土地购置面积、土地购置费累计同比分别收缩53.8%和6.3%。居民对地产预期转弱使得新增住房需求收缩,前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分别收缩-23.3%和-26.6%。

图1-4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持续下行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5.风险偏好全面收缩资金涌向储蓄

2021年四季度之前地产政策持续高压,导致房企2021-2022年大面积负债暴雷,地产融资链条的崩溃逐步通过非标资产违约等形式传导至居民投资端,并极大压制了购房情绪;另外,中国权益市场由于疫情、俄乌战争、海外加息等影响下大幅下跌,沪深300全年收益率-21.63%,居民权益投资受到大幅亏损。国内疫情、地产衰退以及美元加息三重压力之下,国内外风险偏好持续收缩。实体经济的低迷逐步通过地产暴雷、楼盘大面积烂尾、非标违约、股市下跌等资产端危机事件逐步传导至负债端。

与此同时,2022年债券型基金规模逐月走高,至年底债券型基金资产净值为8.59万亿元,占总基金比重从2021年年初的24.5%大幅度上升至32%。但十月后在强政策刺激下,债券收益率开始上行,引发债券市场流动性负反馈螺旋,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亏损,固定收益理财的抱团最终以赎回潮压力下的大面积亏损结束。资产荒压力下,储蓄迅速走高,居民部门整体大幅降低风险资产配置偏好,收紧投资和消费,全面向储蓄转移,存款余额同比大幅增长,居民存款余额同比增加17.84万亿。

图1-5存款余额大幅上行

——数据来源:ifind,长安信托

(二)资本市场:权益持续承压,商品高开低走,固收抱团终瓦解

图1-6全球风险资产2022年回顾总览

——数据来源:西筹科技

2022年全球风险资产大幅波动,商品整体上行,权益大幅下行。权益方面主要受加息预期持续压制,年初美国因为之前两年疫情期间的无限QE政策导致通胀爆表,随后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缩表操作导致后续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全球股票资产在利率压制下持续走低;大宗商品方面,2月末俄乌冲突突然加剧导致欧洲能源危机,能源类以及农产品类等大宗商品脉冲式上行,随后在加息和衰退预期交织下宽幅震荡走弱。

国内资产方面,除加息预期影响外,上半年疫情发酵和地产暴雷全面压制权益资产,股票市场在四月和十月筑出双底,随后在各类复苏政策刺激下开启反弹;债券市场则在资产荒加持下上半年持续走强,但疫情松绑之后遭遇理财赎回潮大幅回调。

1.股票市场回顾

2022年A股和港股市场均大幅下挫,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下挫15.13%、21.63%、29.37%、15.46%和18.59%。

图1-72022年权益市场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年初在基本面的弱势预期下“春季躁动”并未出现,随后俄乌战争冲击以及美联储超预期加息政策以及四月份上海疫情影响使得连续下行;4 月底,随着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增长后的相关政策持续出台以及疫情阶段性趋缓,成长股带领大盘反弹;三季度,地产持续恶化以及美联储紧缩政策内外双重压制下A股和港股第二次年内触底;进入四季度,二十大召开,地产和疫情政策超预期松绑刺激市场开始反转,地产链、医药和出行链带领大盘反弹。

行业方面,2022年上半年上游资源品和能源相关板块与大宗商品联动整体表现较强,地产链和服务业以及TMT整体在疫情和地产低迷扰动下维持弱势;5-6月反弹期间,新能源和消费等偏成长板块引领大盘反弹;后续2022第二轮大跌期间各版块轮流下跌,房地产等周期板块领跌;十一月之后,地产政策和疫情政策大幅转向,地产链和服务链相关板块领涨。2022年,内外需求整体承压,行业缺乏主线,行业轮动速度基本维持在一个季度以内,同时A股成交量大幅收缩最低至6000亿左右,快速轮动叠加量能收缩,A股权益类资产和策略均大幅下跌。

图1-82022年权益市场行业结构变迁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港股和中概股方面,2022上半年由于美元加息、审计风波以及中国平台经济政策等扰动因素大幅下跌,随着十月底以来境内平台经济相关政策的转向以及美元加息趋缓港股和中概股开始大幅估值修复。截止12月30日,恒生指数相对十月底部已经修复35.5%,中国互联网指数更是相比十月底部大幅修复接近70%,部分港股成长股和中概股在两月时间已经上涨超过一倍。

美股方面,加息周期下全年维持下跌走势,四季度略有企稳。10月以来,通胀拐点、加息路径、衰退预期以及龙头企业基本面数据多重因素相互扰动,美股陷入震荡。年末,随着联储维持鹰派方案,市场有所调整,美股创年内新低。

2.债券市场回顾

(1)国内利率债:强政策刺激弱现实持续对峙,理财挤兑收尾

2022年利率债市场行情呈现出了平-涨-跌趋势。全年来看,在政策脉冲的强预期和经济内生动能不足的弱现实持续对峙下,债市由窄幅震荡走向大幅调整。

图1-92022年债券市场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上半年债市窄幅震荡,10Y国债收益率大体在2.67%-2.85%的窄区间内运行。年初国内严峻的疫情形势、资产荒现象的演绎叠加海外方面俄乌局势冲突、美联储加息预期、中美10Y国债利差倒挂等多空因素的制衡下,上半年10Y国债最大振幅仅18BP。7-8月份地产断供风波及超预期的10bp降息推动牛市迈入高潮,10Y国债最低下行至2.58%。9月和11月债市先后在资金预期波动、民企地产支持政策持续加码、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不断调整和理财基金赎回负反馈中遭遇两次急跌,10月和12月在经历了国庆节后资金面维持宽松和理财赎回情绪逐渐回暖,债市得以短暂喘息,10Y国债利率于12月中旬触及2.92%的年内高点后迎来阶段性修复。

(2)国内信用债:资产荒下持续走牛,政策转向后大幅下挫

2022年1-10月信用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11-12月快速上行。本年度前10个月资产荒现象演绎,1年、3年、5年AAA中票分别累计下行59BP、37BP和36BP;3年AAA、AA+城投债收益率累计下行32BP和36BP。年末两月,地产支持政策落地和疫情防控优化,理财赎回的负反馈效应放大债市波动,信用债收益率拉升迅速,调整幅度超过利率债。11月以后,1年、3年、5年AAA中票分别大幅上行56BP和63BP、60BP;3年AAA、AA+城投债收益率累计上行71BP和93BP。

图1-10信用利差走势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整体上债券市场违约主体和违约规模与去年相比都大幅减少,但展期主体和展期规模同比大幅增加。全年新增公募债券违约主体9家,较去年减少13家,公募债券违约规模为335.20亿元,同期相比下降1,071.64亿元;全年新增展期主体40家,同比多增12家,债券展期规模2,134.9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04倍。违约加展期合计约2470亿,同比增加约360亿。

(3)国际债券市场:加息预期下债券收益率快速上行,期限利差倒挂

2022年,市场的交易主线集中于美国通胀不断走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断超预期紧缩,美债收益率快速走强。且由于对经济长期衰退预期的加剧,长端收益率和短端形成长期倒挂局面。

3.大宗商品市场回顾

2022年大宗商品市场主要围绕俄乌冲突、高通胀下的美元加息周期、国内经济缓复苏进行交易。商品呈现整体趋势相似、但各品种在供需错配行情下多次上演分化的宽幅震荡行情。

图1-112022年大宗商品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1)能源:上半年地缘冲突推高油价,下半年紧缩政策致油价回落

2022 年在地缘冲突和经济衰退预期中,原油整体呈现先涨后跌趋势。上半年,地缘政治冲突下的供给扰动推高油价。年初能源市场直面俄乌冲突带来的供给冲击,俄罗斯原油海运供应停滞带来原油市场的巨大供应端缺口直接推升油价上涨;下半年,通胀高企加剧衰退预期,油价走弱。

(2)黑色:疫情及稳增长政策频繁扰动下大幅震荡

2022年全球终端用钢需求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偏弱运行叠加疫情反复扰动,钢材需求表现不及预期,另一方面由于俄乌冲突与高通胀下的加息周期影响,海外钢材需求见顶回落,钢材价格整体承压。

(3)有色:强现实和弱预期博弈下整体价格重心下移

2022年铜价走势在强现实和弱预期的博弈下,整体价格重心有所下移。分阶段来看,1-4月,需求预期和现实均较强,供给端受俄乌冲突扰动,LME铜在俄乌冲突爆发之际突破历史新高;5-7月,美联储偏鹰表态,叠加需求预期恶化,市场开始交易衰退预期,铜价遭受重挫;8-12月,铜价暴跌后,下游开始补库,铜库存持续低位对价格形成支撑,叠加国内基本面较差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沪铜率先回升,同时伴随美国通胀预期回落,铜价继续反弹。

(4)贵金属:避险情绪到强力加息再到衰退预期,金价走出V型行情

2022年总体来看,贵金属经历避险情绪升温带来的短时加持和经济衰退金价总体走出V型行情。

1月-3月中旬,俄乌冲突引发市场风险偏好急剧恶化,市场避险情绪抬升,共同支撑金价走高;3月中旬-11月初,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实际利率在加息和缩表预期下由负转正,主导短期投机头寸出清,叠加衰退预期尚未成为共识,避险需求有限,金价下行;11月初-年末,市场逐步对海外经济衰退形成共识,加息预期缓和,实际利率上行空间有限,避险需求抬升,金价上行。

(5)农产品:俄乌冲突和极端天气加剧价格波动

2022年在俄乌冲突、不利天气影响下,农产品上半年基本均以供给冲击为主大幅向上波动,下半年受到美联储紧缩政策和衰退预期的影响整体走弱,需求端不振逐步成为主导因素。

4.公募REITs市场回顾

图1-122022年公募REITs事件回顾

——数据来源:长安信托整理

一级市场:新增发行13只REITs,规模420亿元。2022年共发行上市13只REITs,发行规模420亿元,发行规模较2021年上涨15.4%。今年新上市REITs主要分布在保障房、高速、产业园、清洁能源四个行业,发行数量分别为4只、4只、4只和1只。

二级市场:2022年底存续规模达854亿元,存续只数为24只。2022年REITs指数整体略微收跌,涨幅为-1.31%,主要受特许类表现欠佳拖累导致。2022年产权类REITs表现较好,全年涨幅为6.09%,特许类跌幅较大,全年涨幅为-7.12%。2022年REITs二级市场出现了两轮上涨行情,上涨持续时间与下跌持续时间几乎持平。上涨行情主要受政策利好、高收益吸引资金入场、超跌反弹及无风险利率下行等因素驱动,下跌行情主要受对REITs业绩的担忧、宏观基本面悲观预期、股票市场剧烈调整跟跌及固收+账户流动性压力造成REITs卖出等因素所致。

(三)大类资产策略回顾:组合配置策略优势显现

2022年在俄乌冲突、美元加息周期、中国疫情的持续扰动下,权益市场持续下行,多数策略遭遇回撤,而CTA策略因“危机Alpha”属性和低相关性特点涨幅居前。

图1-132022年各类策略资产收益回顾

——数据来源:火富牛,长安信托

(注:FOF基金特指公募FOF策略指数)

指数增强和权益多头策略:在权益市场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平均来看没有取得正收益,并且全年跌幅最大。但从择时、基本面选股、量化选股、高频交易等基本收益贡献的维度来讲,偏好基本面选股和长周期择时的主观多头策略以及公募偏股基金相对表现最弱,而偏好量化选股以及交易能力的量化类策略相对风险控制能力较强。深层次原因主要是2022年市场主要受宏观事件及流动性冲击较大,而行业层面基本处于青黄不接阶段缺乏主线逻辑牵引,最终反映到市场层面就是流动性的脉冲以及主线频繁切换,交易能力强的策略相对更为占优。但是2022年十月之后,底层逻辑逐步向基本面逻辑切换,主观类策略近期已经开始占优。

债券策略:由于信用的割裂,债券策略整体分化程度极大。首先,偏利率和高评级信用债的公募债基来说2022年整体表现一般,接近一半的年内收益在最后一波理财冲击中被回撤掉;其次,私募债基方面内部表现也极为分化,偏好高收益地产债的管理人基本在上半年已经被击穿,虽然下半年地产高收益债市场迅速走高,但大部分地产债策略可能并没有能力穿越黎明前的黑暗。偏好城投债的策略整体在2022年上半年资产荒环境下表现较好,下半年也受到收益率上行压力有所回撤。

市场中性策略:中性策略由于对冲掉了beta风险,使得整体策略表现并未随权益走弱而回撤,但是在22Q1和22Q3股指期货升水抬高对冲成本和市场成交低迷的影响,整体震荡下行,22Q2受益于超额环境改善表现较好。

CTA策略:CTA策略整体表现高开低走,由于CTA策略和标的资产波动率呈现明显正相关性,从波动率来看,22年出现两次升波和两次降波过程。在第一次升波阶段(1月末至3月末),大宗商品受俄乌冲突影响,上涨速度快且趋势流畅,波动率快速抬升,CTA策略快速盈利。在第二次升波阶段(6 月初-7月中旬):美联储加息引发衰退预期,商品市场下行,前期所有时序类的 CTA 大多处于偏多头仓位,跟随大宗下行。其中信号偏短的管理人反映较快,净值上偏 V 型反转。

FOF配置策略:热度抬升发行放量,波动率总体可控。在整体波动较高的2022年,FOF因收益回撤控制优异而受到投资者热捧发行放量,全年共有138支公募FOF基金成立。22年全年在权益市场走跌的情况下,FOF基金收益基本为负,其中私募FOF跌幅4.23%,公募FOF跌幅7.27%,两者在前三季度业绩基本差异不大,经常强弱切换,进入第四季度后公募FOF开始持续下行,私募FOF相对更为抗跌,这种差异或与债券市场收益率上行以及小盘股票持续承压有关,私募FOF相对而言资产和策略多元性优于公募FOF。

整体来看,大类策略中偏绝对收益的中性策略和债券策略均录得正收益,但中性策略下半年基本走平,债基在四季度也出现赎回潮负反馈导致大幅波动;方向性资产相关的策略中只有CTA策略实现正收益,其它策略收益均为负。公募FOF和私募FOF两类组合资产在2022年这种宏观扰动较多的环境下相对而言波动和回撤的控制能力较强,极大地减弱了各类负面要素的冲击,组合配置的优势得到显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今年初以来,受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等因素影响,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成本上涨、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2022年下半年已经到来,钢铁行业将如何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近期,多家钢铁企业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小编汇总整理如下——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7月9日下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一行走访调研中信泰富特钢集团。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向何文波介绍了中信泰富特钢上半年的经营生产情况。

2022年以来,中信泰富特钢面临国内疫情反复、原料大幅波动、市场需求疲软等严峻挑战,全体员工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多措并举,实现了抗疫保产“双胜利”和时间任务“双过半”;同时中信泰富特钢努力担负起“践行国家使命,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克卡脖子关键材料。

下半年,中信泰富特钢将积极应对行情变化,一是大力压降各项费用,提质增效;二是进一步发挥品种结构优势;三是创新驱动,强化科研支撑;四是持续提升细分市场行业竞争力;五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双碳工作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针对当前宏观形势和行业现状,钱刚向协会建议,一是明确特殊钢和普钢的能耗指标差异,二是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税号细分工作,三是加快推进EPD平台建设。

首钢集团

7月8日,首钢集团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会召开,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及对当前经济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确保集团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打好夯实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攻坚战”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功焰强调,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新时代首都发展对首钢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自觉把首钢的工作融入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深入查找当前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大力度推进集团“两会”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一是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争取好的经营成果。要把形势任务给大家讲清楚,关键是做好下半年工作。面对困难挑战和艰巨繁重任务,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一的就是脚踏实地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把年初“两会”明确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安排实打实地逐项落实到位。在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定力更强、韧劲更足,谁付出的辛苦更多、努力更大,谁的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完成今年预算目标任务。

二是要紧扣打牢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工作主线,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2022年是打牢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关键之年,要围绕首钢“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3+2”整体步骤安排,苦练内功,开拓进取。要进一步量化细化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的评价指标,做到工作要求更具体更到位,破解影响和制约首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持续夯实首钢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推进企业党建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两张皮”问题,把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抓好集团人才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着力打造企业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高质量的党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民革结合集团上半年经营情况和下半年形势任务指出,市场竞争,适者生存。要丢掉幻想,不等不靠,坚守企业本质,遵循行业规律、市场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不折不扣地落实“八个注重”经营方针,打造比较竞争优势,把生存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奋力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沙钢集团

7月11日,在沙钢集团半年度工作会议上,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深刻剖析了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提出要全面投入、深挖潜力,奋力打好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在全集团吹响了全面降本增效的“集结号”。

7月14日,沙钢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坚决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的钢城时评。文章指出,面对严峻的危机与挑战,沙钢该怎么办?面对今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沙钢该怎么办?对于这些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沙钢只能用实际行动来作出回答,那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集团半年度会议精神,进一步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全员行动,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

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全员共识。市场下行,但精神要更加昂扬。全体职工干部要从思想深处清醒地认识到:降本增效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与广大职工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场不能退、不能输的攻坚战,更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生死战。广大职工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当好管家,做好主人,全力投入到提质增效攻坚战中。要大力弘扬沙钢精神,把标杆树得更稳,把旗帜举得更高,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登攀”的精神血脉成为攻坚克难的最强动力和制胜法宝,奋力闯出发展新路,共同创造企业美好未来。

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必须进一步抓牢重点、系统谋划,协同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既非“一亩三分之业”,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领域和全流程,降本不能一味地、简单地关注某一环节成本的升降,而要跳出本部门、本单位的小圈子,站在全局的高度上,系统地看整体成本是否下降,各级各部门要形成联动机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一体化降本。要强化系统思维能力,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一方面,要善于触碰痛点、撬动难点,坚决摒弃“指标到顶,潜力挖尽”思想,换一种思路去思考降本增效新方法;另一方面,要不局限于以前的降本增效领域,要向那些还未开发、从未涉足的领域要效益,确保降本增效取得更大的突破。

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必须进一步抓好落实、主动担当,强化组织领导。作为降本增效工作参与者、实践者、决策者和指挥者,各级领导必须勇担当,做表率,抓落实,谋发展。面对危机,不仅要有想干事、想干成事的思想和敢于拼搏、勇于担当的勇气,还要有抓好工作的新思路、抓好落实的新招数、解决难题的新办法;面对困难,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步子不停;面对目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抓真管真见效。

打赢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发动全员、创新创效,凝聚群体智慧。人人皆可降本,人人皆可增效。不论是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创新、相关流程和业务环节的优化,还是管理部门和人员潜力的挖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厉行节约降低费用开支,企业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降本增效的突破点。广大职工干部要积极投身降本增效活动中来,主动探索提高工作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新办法、新途径,在小改小革、发明创新、修旧利废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让工作中的“小点子”变成降本增效的“金点子”;要强化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从岗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在企业上下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

降本增效,是一条在挑战中不断奋进的道路,也是一条在创新中不断超越的道路,更是一条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必须经历的涅槃之路。只要沙钢上下一条心,干群一股劲,同心协力,齐心尽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降本增效攻坚战,续写沙钢高质量发展新的奇迹!

湖南钢铁集团

7月6日,湖南钢铁集团年中工作会暨对标交流会在衡钢举行。针对当前钢铁行业急转直下的严峻形势,部署落实明形势、定措施、战危机、保生存的系列举措,动员全员,丢掉幻想,背水一战,坚定信心,战胜危机。

会议要求,集团上下必须充分认清当前形势,思想上从过“好日子”向“紧日子”“苦日子”快速转变,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坚定信心,丢掉幻想,狠抓执行,战危机保生存。不管任何情况下,要保铁前生产稳定,保钢后结构调整,保证集团公司盈利水平在行业平均“生命线”之上。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亏损产品不生产,微利产品要限产。销售部门要全员出动抢订单,提升有效益的品种增量。重点推进进口矿、炼焦煤等大宗原燃料互给互补,在维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确保全集团原燃料库存降至最低。持续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全面降低产成品、半成品库存等。

本钢集团

7月12日,本钢集团召开6月份生产经营协调会暨上半年生产经营分析会,全面分析总结6月份及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客观剖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认真研判当前生产经营形势,对下半年生产经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维对本钢集团6月份及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在总结亮点、剖析问题、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阶段生产经营工作思路。

杨维要求,针对市场新形势,既要充满自信,更要正视问题。鞍本重组以来,本钢集团“两制一契”指标、减少“两金”占用、亏损企业治理、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子公司规范运营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要正视存在的不足,盯住难点,在资产负债率、调品指数等方面,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

杨维强调,既要总结经验、成就和不足,更要锚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工作总结,提炼亮点,以“样板”为引领,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要锚定全年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担起使命责任,在信息化建设、超低排项目改造、降成本等“两制一契”考核目标中跑出本钢集团“加速度”。

杨维要求,既要产品销售卖出好价钱,更要狠抓降成本。销售系统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各成品厂要掀起一个“大跑市场”的高潮。各机组要同“鞍钢五地”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充分对标,狠抓汽车板质量和销售工作。财务系统要充分挖掘降成本空间,树立“干毛巾还要拧出三滴水”的降成本理念,把降本工作做到“极致”。

杨维强调,既要稳扎稳打抓好改革,更要确保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各级党委要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鞍钢集团部署要求,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强力推进。针对三项制度改革,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上花班”“泡病号”等行为坚决清理,让职工对改革有正确的认识,最终让职工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安全工作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对照“钢8条”,快速整改安全问题,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要做好舆情管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安钢集团

6月30日,安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表示,目前市场形势异常严峻,整个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有继续扩大的态势。又逢“七下八上”高温雨季,传统淡季正在到来,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当前降成本、提效益是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降成本和提升钢材平均售价工作,特别是要把降低生铁成本,作为当前第一位的工作。要迅速把铁前生铁成本降下来,把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上去,提升直供直销比例,增强安钢产品成本竞争力和创效能力。

陕钢龙钢

7月11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召开周工作例会。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骁在会上就抓好近期各项工作作了强调。

他指出,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困难很多、挑战很大,各单位要多措并举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将公司亏损额控制在固定费用内,实现边际贡献为正的目标。并要求,各单位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各工序生产要发挥在线设备的最大效用,离线设备要控制消耗,保证生产系统的紧平衡,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要全面深入落实降本增效措施,做到方向对、执行到位,通过对标,及时修订降本增效措施,实现低冶强、低消耗、低成本、高效运作;二是供应销售端要实现一体化降本,供应端要降本,销售端要增效。采购端要紧盯市场,持续降价,把控节奏,获取机会,对冲成本;销售端要与西安分公司积极协作,稳价提价,充分释放品牌价值和效应;三是内部管理要精细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强化“节约也是降本”的意识。同时,要加强设备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考核监督。炼铁厂近期发生的几起设备事故,充分暴露出其在管理、操作和工作作风上还不够严细实,要深刻分析,找到问题症结,及时总结,严肃处理,汲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把精细化管理作为生产稳定顺行的保障与支撑。各生产和保障单元,要从全系统降本出发,从严、从实、从细抓好管理,实现“生产系统稳定是最大的降本”目标。

兴澄特钢

兴澄特钢党委书记、总经理罗元东表示,下半年兴澄特钢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凝聚共识、居安思危,坚持盯牢“成本、利润”这两个核心指标,坚守“安全、环保、质量”三大红线,突出抓好党的建设、安全高效生产、降本提质增效、产品研发创新、作风建设等工作,通过“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争超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新钢集团

7月1日,新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表示,面对这一轮残酷的市场竞争,新钢一定要牢牢抓好品种优化提升工作。当前钢材市场风云突变,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愈加弱化。新一轮残酷的市场竞争已经到来,最后谁能够活下去比的就是,谁的品质品牌更好,谁的应变方式灵活,谁的盈利能力更强。

针对这轮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下半年的经营策略、成本控制等工作都要进行重大调整。在这一转变中,公司各厂部要积极转变观念,强化全公司一盘棋的意识,要少算小账多算大账,在品种、成本等关键抓手上做好、做细工作。

天工国际

近日,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企业经营,效益是根本。向质量要效益,以质量求发展,抓好成材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朱小坤指出:产品成材率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每提升一个点经济效益都十分客观。因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所有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都必须集中精力抓好成材率,将提高成材率作为主要攻关目标。就是要做精、做细,从“小核算”控制大成本,从“小指标”实现严管控,充分利用考核杠杆的作用,严抓效益、降本增效,围绕提升5%的成材率目标作为工作核心。

一是在稳定好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提升产品年终成材率指标;二是利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装备、工艺、操作进行全面攻关、完善、规范,通过反复培训来指导员工正确操作,进一步转变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成材率提升不低于3%;三是利用半年的时间,全体天工人共同努力,实现下半年成材率比上半年全部上涨5%的目标!

淮钢公司

淮钢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建龙指出,当前,钢铁行业形势极为严峻,大部分钢铁企业已进入亏损状态,淮钢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淮钢公司唯有团结一心咬牙坚持,唯有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优化生产组织,细化降本节支,“勒紧腰带”来“过冬”。

永钢集团

永卓控股总裁、永钢集团总裁吴毅表示,需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逆周期”布局。

一是致力于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产品结构由原先以普钢为主转向以优特钢为主,从“制造商”向“服务商”升级,现精品钢材比例超过70%,销往国内29个省(区、市),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延伸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上游投资布局焦炭、铁矿石等原料资源,下游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生产模锻件、特种焊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攻克卡脖子难题等;三是布局金融贸易产业。

华宏钢铁 缙云誉鑫

7月6日,由丽水市经信局和丽水市建设局共同牵头的钢铁行业企业精准服务专题会议召开,云和华宏钢铁、缙云誉鑫实业与建筑企业供需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两家企业目前库存较高,企业压力较大,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听取企业情况介绍后,与会的10家建筑业龙头企业以及市直国有投资公司表示,建设项目对钢铁产品本身有实际需求,丽水市内钢企产品有价格优势,要加大与两家钢铁企业的沟通交流,尽力支持丽水钢企产品。

 

来源 | 各钢企官微

■廖木兴/图

2020年,我国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以铝合金为主的门窗行业,所涉及的建材、有色金属、玻璃等领域,均在国家定性为控碳的八大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范围内。如何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社会责任,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门窗行业正在努力成为试验场。

■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

1

节能门窗生产及宣传更加普遍

一扇门窗可以也能实现碳减排吗?作用不容小觑。2020年11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通过门窗流失的能量,约占社会总能耗20%-25%。

而目前全国既有建筑超过600亿平方米,其中9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且门窗能耗为欧美国家的2至3倍。有相关数据测算,若将既有建筑门窗和新增建筑门窗全部换成节能门窗,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16亿吨,相当于全国全年煤炭产量的15%左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0亿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门窗企业虽然不是传统的耗能大户,但因更靠近消费者的产业链末端,受到来自消费端的绿色节能要求。“节能降耗”开始被众多企业作为发力点放到台面上来,试图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差异化。

“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现在的广东门窗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宣传重点上,注意到了节能这个指标。”广东省门窗协会执行秘书长何卓韬告诉记者,过去广东由于地理环境(气温温和、雨水多)和历史原因决定门窗的产品和宣传,更多是在防水性能和美观上加重笔墨,然后发展到产品的隔音和安全性能。“最近几年,宣传隔热、节能的门窗产品越来越多。广东的门窗产品也在向北方的产品靠拢,也用上了更宽的隔热条、隔热玻璃等更高效的腔体设计。而从生产方面来看,则是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遍,降低了生产能耗。”

2

从宏观概念走向具体方案实施

2020年,我国明确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两年过去后,门窗头部企业不再停留在宏观概念层面,而是进一步探索具体的落地方案。

亿合门窗董事长助理品牌中心负责人彭玺接受新快报采访时分析指出,门窗企业想要实现“双碳”,当下重点及难点主要是国家对于能耗的控制,会导致部分原辅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如果企业没有做好对冲成本的能力,很容易陷入困惑之中。其次如何在门窗生产运输上进行优化,如何在产能与耗能找到平衡点也是当下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他看来,企业当下要重新分布产业布局。包括加大“双碳”产业布局,集中发力,抢占“双碳”赛道,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培育自身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次,积极融入产业生态联盟,从根本上打造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实现产业联盟多方合作共赢;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塑造技术竞争优势,以及强化“双碳”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人才竞争优势。

据其介绍,亿合门窗今年计划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场地、增加先进研发设备,通过自主研发,从产品结构、功能、外观设计到环保方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何卓韬解释道,其实门窗生产过程中能耗消耗最大的是在原材料的生产阶段。电解铝的生产、铝材料的喷涂、浮法玻璃的生产和玻璃的钢化过程中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相比之下,门窗最终拼装环节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少。所以,从生产角度来看,要达到“双碳”目标,需在铝材、玻璃等材料的生产上深入优化,积极革新。

新豪轩门窗营销总经理李阳认为,门窗行业实现“双碳”,方向主要在生产、产品、标准等三个方面;其中,重点是智能化生产的普及,难点是产品的相关技术研发与突破,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整个行业甚至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与推动,也需要时间的检验。为此,“提高行业智能化生产普及率,即等于提高节能减排达标率,同时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以技术驱动增长。”他补充说,当前门窗行业标准规范尚未形成,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科技含量尚浅。未来,具有标准定性、规模化生产工艺、生产周期可控、定点供料、价格稳定合理、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率与维修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的门窗企业,将会在这场节能减排浪潮中脱颖而出且持续领跑。据了解,新豪轩门窗今年将在产品的包装及物流的整合上做出升级,降低产品运输过程损耗率,提高一次性安装成功率,以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效益。

3

促进绿色低碳消费 还有多远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六部门联合开展的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将从3月持续到12月,以“绿色建材进万家 美好生活共创建”为主题,将引导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卖场商场等积极参与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鼓励企业、电商、卖场等让利于民,助推绿色消费。一度被外界视为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积极信号之一。

事实上,相较其他家居产品,普通消费者对门窗产品的环保属性认知度较弱。门窗企业又要如何将消费者对于绿色节能的需求转换成购买行为?以系统门窗为例,因其具备优异的隔热性能、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等优势,系统门窗是业内公认的未来发展风口。近些年,这类产品层出不穷。然而,目前行业对该品类的共识还仅停留在基础的产品定义上,对于日常关注度本来就低的消费者而言,如何让他们认可且购买产品,其中要解决的问题着实不小。

李阳表示,从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找到绿色节能与其利害关系,才能实现购买的转换。“与其跟消费者泛泛而谈‘双碳’政策、建筑耗能等,倒不如从消费者利益点出发,来进行自己的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打造和推介来得有效。比如告诉用户换一扇节能型窗能节省多少电费,更能让他们眼前一亮。”

彭玺对此表示认可,产品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才能被消费者认可、购买。“为了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定期组织开展研发调研、市场调查等,在国内率先推出‘生态规划+环保家居’模式,建立准确、高效的市场和技术情报系统。”

在业内人士看来,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门窗行业及企业若要巩固成果,践行社会责任,进而正向促进行业创新、升级和转型,前提条件是节能门窗这一赛道可实现利润创造。因此,企业要提升“双碳”意识,加大开发力度逐步提升产品的节能性能。同时,提升消费者对节能门窗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选择节能门窗,扩大企业的销售额。企业也得以持续投入开发,增强性能,降低成本,再扩大销售。这样才是绿色低碳消费的正向循环结果。

行业大数据

经历了木制门窗、塑钢门窗、铝合金门窗、断桥铝门窗和铝木门窗等阶段,门窗行业目前进入了系统门窗、智能门窗的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门窗需求约6.1亿平方米,门窗市场规模则达到8500亿元以上。有相关机构预测,2021年门窗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

当下,建筑铝门窗企业已经超3万家,大型铝门窗企业不足5%,门窗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CR10小于5%,CR30小于10%。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特别是以广佛区域为主要产业聚集地。

https://www.suoduoma.com

上一篇:股票(股票600487最新行情)

下一篇:物产中拓张飚(物产中拓与浙商中拓)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